出自唐朝謝勮《游爛柯山》
獨(dú)凌清景出,下視眾山中。云日遙相對,川原無不通。
自致高標(biāo)末,何心待馭風(fēng)。
宛演橫半規(guī),穹崇翠微上。云扃掩苔石,千古無人賞。
寧知后賢心,登此共來往。
仙弈示樵夫,能言忘歸路。因看斧柯爛,孫子發(fā)已素。
孰云遺跡久,舉意如旦暮。
仙僧會(huì)真要,應(yīng)物常淵默。惟將無住理,轉(zhuǎn)與信人說。
月影清江中,可觀不可得。
注釋參考
清景
(1).猶清光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公宴》詩:“明月澄清景,列宿正參差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三辰蔽於天,則清景暗於地?!?唐 儲(chǔ)光羲 《終南幽居獻(xiàn)蘇侍郎》詩之一:“朝日懸清景,巍峩宮殿明?!?清 龔自珍 《桂殿秋》詞序:“時(shí)也方夜,月光吞吐,在百步外,盪瀣氣之空濛,都為一碧,散清景而離合,不知幾重。”參見“ 清光 ”。
(2).清麗的景色。 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二:“ 謝靈運(yùn) ‘池塘生春草’,造語天然,清景可畫?!?/p>
下視
(1).由高處往下看?!赌印し侨濉罚骸案吖跋乱暋!?漢 揚(yáng)雄 《甘泉賦》:“攀琁璣而下視兮,行游目乎 三危 ?!薄杜f唐書·王方慶傳》:“山徑危險(xiǎn),石路曲狹,上瞻駭目,下視寒心?!?/p>
(2).輕視,看不起。 宋 范仲淹 《議守》:“ 匈奴 屢變,往往犯塞,殺戮吏民,不勝其酷。至于書問傲慢,下視中國?!薄度龂酒皆挕肪硐拢骸?曹相 下視 張松 。” 明 李贄 《定林庵記》:“子欲學(xué),幸毋下視 周安 。”
謝勮名句,游爛柯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