凝魂杳眇不知處,花醺香破驚新知
出自宋代蔡襄《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二日》:
濃云瞥過雙鳳飛,清顏照射朝日輝。
畫船南畔煙成陣,鮮荷掩護(hù)仙銖衣。
凝魂杳眇不知處,花醺香破驚新知。
一聲入耳醉人骨,天容牢落星點稀。
海山萬里風(fēng)濤外,扶桑未老成春絲。
春絲不斷縈成結(jié),玉環(huán)宛轉(zhuǎn)無窮時。
曉花半上香飄穗,笑指冰壺凝遠(yuǎn)淚。
秦樓后夜鏁孤鸞,秋風(fēng)不動烏龍睡。
愿將瓊樹隔花看,一一花房暗相值。
濁水芙渠天際云,長時倚望清江濱。
迎來未語送歸速,暮山紫翠空含嚬。
勸君美花千萬壽,情如芳草年年新。
注釋參考
凝魂
神思專注;出神。 唐 杜牧 《代人作》詩:“樓高春日早,屏束麝煙堆。盼眄凝魂別,依稀夢雨來?!?宋 李之儀 《南鄉(xiāng)子·端午》詞:“淚眼轉(zhuǎn)天昏,去路迢迢隔九門。角黍滿盤無意舉,凝魂。不為當(dāng)時澤畔痕?!?宋 周邦彥 《月下笛》詞:“夜沉沉,雁啼甚哀,片云盡卷清漏滴。黯凝魂,但覺龍吟萬壑天籟息?!?/p>
杳眇
亦作“ 杳渺 ”。1.悠遠(yuǎn)、渺茫貌?!段倪x·司馬相如<上林賦>》:“頫杳眇而無見,仰攀橑而捫天。” 劉良 注:“杳眇,深邃貌?!?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》:“佳期遠(yuǎn),相見少,試一望,魂杳渺?!?明 宋濂 《文原》:“南 桂 北 瀚 ,東 瀛 西 溟 ,杳眇而無際。” 葉圣陶 《義兒》:“同學(xué)們的喧聲和沉重且急速的腳步……對于他只起很淡很淡的感覺,差不多春夜的夢一般,迷離而杳渺。”
(2).指幽深晦秘之境。 宋 陳亮 《祭王丞內(nèi)子文》:“雖託契於夫君,豈能保安人之釋然耶……安人豈以其言為墮於杳眇而不足聽耶!”
(3).形容文字飄逸高妙。 清 譚獻(xiàn) 《<古詩錄>序》:“ 梁 之詩艷而荒矣,而 武帝 為最高;文士之杳眇明麗者,則 沉約 、 柳惲 有焉。” 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四篇:“《楚辭》中有《九歌》……而綺靡杳渺,與 原 他文頗不同,雖曰‘為作’,固當(dāng)有本?!?/p>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新知
新知 (xīnzhī) 新結(jié)交的好友 newly-made friend蔡襄名句,至和雜書五首八月二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