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下忘言一時了,夢中說夢兩重虛。
出自唐朝白居易《讀禪經(jīng)》
須知諸相皆非相,若住無余卻有余。
言下忘言一時了,夢中說夢兩重虛。
空花豈得兼求果,陽焰如何更覓魚。
攝動是禪禪是動,不禪不動即如如。
注釋參考
言下
(1).說話的時候。 唐 劉禹錫 《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》:“變化生言下, 蓬 瀛 落眼前?!?清 劉瀛 《珠江奇遇記》:“ 阮 曰:‘ 琴 大不情?!?琴 含淚曰:‘人若有情,妾身胡為流落至此?’言下淚簌簌不止?!?/p>
(2).一言之下;頓時?!毒暗聜鳠翡洝ど泊髱煛罚骸?信 于言下大悟,服勞九載?!?元 德異 《<六祖大師法寶壇經(jīng)>序》:“有 可大師 者,首於言下悟入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呋兀骸皡s説 安太太 見 何玉鳳 經(jīng) 張金鳳 一片良言,言下大悟……知他‘滿懷心腹事,盡在不言中’?!?/p>
忘言
(1).謂心中領(lǐng)會其意,不須用言語來說明。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中有耆年一隱士,鬚髮皆皓然,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德麟植檜》:“蕭蕭孤竹君,忘言理相契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就逮》:“莫笑忘言真有道,自慚搜句百無功?!?/p>
(2).指不借語言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誼?!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后遇 阮籍 ,便為竹林之交,著忘言之契?!?唐 韓愈 《祭薛中丞文》:“況某等忘言斯久,知我俱深?!?/p>
(3).忘其所言;不須言說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言事·抗疏中輟》:“二公皆名士正人,所言必不妄,但權(quán)奸已敗,即往事果真,亦當(dāng)忘言,此等追敘,似乎蛇足。”
一時
一時 (yīshí) 一個時期 period of time 此一時彼一時 一時多少豪杰。——宋·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短時間 for a sort while;temporary;momentary 一時半刻 一時紉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一時從者千人?!濉ど坶L蘅《青門剩稿》 同一時候。 at the same time 一時收禽(一時:同時。禽:通“擒”。收禽:逮捕奸黨)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 一時皆下?!啤だ畛读銈鳌?一時齊發(fā),眾妙畢備?!队莩跣轮尽で锫曉娮孕颉? 一些時候 a little while 攻一時?!濉ば扃妗肚灏揞愨n·戰(zhàn)事類》夢中說夢
佛教語。喻虛幻之甚。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(jīng)》卷五九六:“復(fù)次 善勇猛 ,如人夢中説夢所見種種自性。如是所説夢境自性都無所有。何以故? 善勇猛 ,夢尚非有,況有夢境自性可説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讀禪經(jīng)》詩:“須知諸相皆非相,若住無餘卻有餘。言下忘言一時了,夢中説夢兩重虛?!?清 曹寅 《楝亭詩鈔》卷二有詩題《甲戌仲夏二十二日,有吳門之役,午憩句容驛院,夢為投瓊之戲,予素不解此,醒與客論其禎祥,真不異夢中説夢也》。
兩重
兩重 (liǎngchóng) 特征明顯不同的兩種 double;dual;twofold;duplex 幾乎每個人都具有兩重性格 兩重唱白居易名句,讀禪經(jī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