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鶴朝猿煩寄謝,坑塵容、俗態(tài)多慚汝
出自元代王結(jié)《賀新郎 子昭見和再用韻》:
挾策干明主。
望天門、九重幽*,周旋誰與。
斗酒新豐當(dāng)日事,萬里風(fēng)云掀舉。
嘆碌碌、因人如許。
昨日山中書來報(bào),道鳥能歌曲花能舞。
行邁遠(yuǎn),共誰伍。
臨風(fēng)撫掌癡兒女。
問人生、幾多恩怨,肝腸深阻。
腐鼠饑鳶徒勞,回首*雛何處。
記千古南華妙語。
夜鶴朝猿煩寄謝,坑塵容、俗態(tài)多慚汝。
應(yīng)笑我,謾勞苦。
注釋參考
寄謝
(1).傳告,告知。 唐 白居易 《讀史》詩之二:“山林少羈鞅,世路多艱阻。寄謝伐檀人,慎勿嗟窮處。” 宋 陸游 《醉眠》詩:“寄謝敲門人,予方有公事?!?/p>
(2).猶答謝;報(bào)答?!毒劳ㄑ浴ご扪脙?nèi)白鷂招妖》:“妾一身所有,皆出皇上所賜。只有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,以此寄謝圣恩,愿勿忘七夕夜半之約?!?/p>
塵容
塵俗的容態(tài)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焚芰製而裂荷衣,抗塵容而走俗狀?!?唐 盧綸 《得耿湋司法書因呈河中鄭倉曹暢參軍昆季》詩:“塵容帶病何堪問,淚眼逢秋不喜開?!?清 魏源 《武夷九曲詩》之五:“塵容愧濯纓,詠歸聞扣榜?!?/p>
俗態(tài)
(1).世俗的情狀。 唐 王勃 《澗底寒松賦》:“見時(shí)華之屢變,知俗態(tài)之多浮。” 唐 杜甫 《石筍行》:“惜哉俗態(tài)好蒙蔽,亦如小臣媚至尊?!?/p>
(2).庸俗的情態(tài)。 宋 秦觀 《自警》詩:“從茲俗態(tài)兩相忘,笑指青山歸路僻?!薄剁R花緣》第二回:“我們雖不必學(xué)人間暖閣圍爐那些俗態(tài),何妨清吟聯(lián)句,遣此長宵?”
(3).世俗人的氣質(zhì)。 唐 牛僧孺 《玄怪錄·張佐》:“以汝前生好道,以得到 兜玄國 ;然俗態(tài)未盡,不可長生。然汝自此壽千年矣。”
王結(jié)名句,賀新郎 子昭見和再用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