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佛菩薩慈憫故,教以一舍無復(fù)取
出自宋代陳祖仁《釋宗顯重修寶梵院》:
身浮漚□草頭露,實(shí)見卓立中流柱。
世綱走逃如脫兔,菩提了了無他路。
迷人捐軀大火聚,自灼自{1|1}焚甘自苦。
諸佛菩薩慈憫故,教以一舍無復(fù)取。
顯公超然知落處,功德銷磨貲萬數(shù)。
一簞一缽朝昏度,佛事日富貧非慮。
如是降心如是住,哎噦自蓄與蟲蠹。
風(fēng)清松竹相爾汝,誰其嗣之需一悟。
注釋參考
菩薩
菩薩 (púsà) 佛家語。梵語 bodhisattva 的音譯,也是菩提薩埵的省略,菩提是覺悟的意思,薩埵是有情的意思。又譯為大道心眾生;佛教指修行到了一定程度、地位僅次于佛的人;特指大乘佛教中作為神而加以崇拜者 Bodhisattva 泛指佛 Buddha 泛指某些神 Buddhist idol 果然天上“文曲星”是打不得的,而今菩薩計(jì)較起來了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 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a kindhearted person慈憫
慈憫 (cí mǐn)慈愛和憐憫。
西遊記.第二十六回:「伏望慈憫,俯賜一方,以救唐僧,早早西去!」一舍
(1).古以三十里為一舍?!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?晉侯 圍 原 ,命三日之糧。 原 不降,命去之。退一舍而 原 降?!薄蹲髠鳌べ夜四辍贰巴巳岜僦?晉 杜預(yù) 注:“一舍三十里?!?宋 楊萬里 《阻風(fēng)泊鐘家村離英州已三日才行二十里》詩之二:“慚愧風(fēng)師教款曲,為分一舍作三程?!?/p>
(2).泛指較遠(yuǎn)的距離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望江亭》第三折:“則你那金牌虎符旁邊列,見官人遠(yuǎn)離一舍。”
(3).指日月星辰運(yùn)行中所處的一個(gè)位置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拔逍墙詮亩塾谝簧?,其下國(guó)可以禮致天下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虛變》:“且言星徙三舍者何謂也,星三徙於一舍乎?一徙歷於三舍也?!?/p>
無復(fù)
(1).不再,不會(huì)再次?!秴问洗呵铩ちx賞》:“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(fù)?!?陳奇猷 校釋:“此文意謂詐偽之道,雖今可以茍且得利,后將不可復(fù)得利也?!薄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 桓彝 見朝廷微弱……憂懼不樂。往見 導(dǎo) ,極談世事,還,謂 顗 曰:‘向見 管夷吾 無復(fù)憂矣?!?唐 韓愈 《落葉送陳羽》詩:“落葉不更息,斷蓬無復(fù)歸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格局》:“ 圣嘆 之評(píng)《西廂》,可謂晰毛辨髮,窮幽極微,無復(fù)有遺議於其間矣。”
(2).指不再有,沒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(duì)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無復(fù)奄忽之慮?!?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上》:“少來搜集書史,頗得諸遺書,無復(fù)首尾,或失名,凡百餘卷。” 瞿秋白 《赤潮曲》:“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,無論黑、白、黃,無復(fù)奴隸種?!?/p>
(3).沒有履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仲尼 曰:‘不強(qiáng)不遠(yuǎn),不勞無功,不忠無親,不信無復(fù),不恭無禮,慎此五者,可以長(zhǎng)久矣?!?/p>
(4).不能恢復(fù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知》:“其規(guī)非者,其所為不得其事,其事不當(dāng),其行不遂,其名辱,害及其身,絶世無復(fù),殘類滅宗亡國(guó)是也。”
陳祖仁名句,釋宗顯重修寶梵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