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高荷《上黃太史》:
萬里南溪郡,黃香得賜環(huán)。
盛名喧海內,摧翮返云間。
太史資誠峻,郎官選亦慳。
朝廷才特起,堂奧援誰扳。
一夢追前事,群公厄后艱。
中傷皆死禍,放逐罕生還。
別駕之戎僰,僑居傍草菅。
想知諳鳥道,聞說異人寰。
楊子家元窘,王維室久鰥。
鵩來心破碎,猨叫淚湲潺。
達觀終難得,羈愁必易刪。
眾情相惻憫,靈物自恬憪。
迥閣澄秋晚,幽窗聳夜跧。
蜀天何處盡,巴月幾回彎。
墜履魂空斷,遺弓涕忽潸。
石門凄殿楯,銅雀慘宮鬟。
帝統聯仁圣,皇恩感艷頑。
綱羅疏黨{1~1}禁,誅蔓掃朋奸。
點檢金閨彥,凋零玉筍班。
尚令宗廟器,遙隔鬼門關。
拊髀咨詢及,含香誥命頒。
笑談趨赤縣,吟詠落烏蠻。
奏記懷東觀,移文頷北山。
應將九遷待,未補七年閒。
士愧千鈞弩,身謀五兩綸。
退藏欣望氣,延仰竊窺斑。
昌谷詞源窄,滯溪筆力孱。
斲輪深類扁,投斧欲隨般。
鵠卵真能伏,龍鱗敢冀攀。
不嗔無紹介,試遣略承顏。
注釋參考
奏記
(1). 漢 時向公府等長官陳述意見的文書。《漢書·朱博傳》:“文學儒吏,時有奏記稱説云云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迄至 后漢 ,稍有名品,公府奏記,而郡將奏牋?!?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上》:“奏之為言進也,於天子曰奏,於王公曰奏書,於公府曰奏記,於郡將曰奏牋,其他為白事?!?/p>
(2).用書面向公府等長官陳述意見?!稘h書·丙吉傳》:“ 賀 即位,以行yin{1|1}亂廢, 光 與車騎將軍 張安世 諸大臣議所立,未定。 吉 奏記 光 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對作》:“《論衡》之人,奏記郡守,宜禁奢侈,以備困乏?!?唐 劉禹錫 《上杜司徒啟》:“是以彌年不敢奏記?!?清 錢謙益 《太常寺少卿鹿公墓志銘》:“公奏記大司農 李汝華 曰:‘每歲 廣東 解金花銀兩恭進大內,此近例也?!?/p>
東觀
(1). 東漢 洛陽 南宮內觀名。 明帝 詔 班固 等修撰《漢記》于此,書成名為《東觀漢記》。 章 和 二帝時為皇宮藏書之府。后因以稱國史修撰之所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謝敕賚燭盤賞答齊國移文啟》:“臣職居南史,身典東觀,謹述私榮、傳之方策?!?唐 劉禹錫 《送分司陳郎中祗召直史館重修三圣實錄》詩:“遠取南朝貴公子,重修東觀帝王書?!?/p>
(2).稱宮中藏書之所。 北周 庾信 《皇夏樂》:“南宮學已開,東觀書還聚。” 唐太宗 《賦尚書》詩:“ 崇文 時駐步,東觀還停輦。輟膳玩《三墳》,暉燈披《五典》?!?清 錢謙益 《<董文敏公遺集>序》:“故其題識賞鑒之文,區(qū)明雅俗,別裁真?zhèn)?,東觀輸其博,南宮遜其精?!?/p>
移文
(1).舊時文體之一。指行于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公文。亦泛指平行文書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遺·外國·外夷夸誕》:“其移文乃稱一千三百七十六年,但不著年號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官職》:“今文書平行者號移文。” 清 趙翼 《赴天津》詩:“聘書卻公卿,移文畏朋友?!?/p>
(2).發(fā)移文。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制置使移文宣撫司,當用申狀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俄羅斯事輯》:“ 高宗純皇帝 命理藩院移文 俄羅斯 撒納特 衙門使送賊?!?/p>
(3).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的省稱。 宋 辛棄疾 《柳梢青·三山歸途代白鷗見嘲》詞:“好把《移文》,從今日日,讀取千回?!?/p>
北山
(1).泛指北面的山?!对姟ば⊙拧つ仙接信_》:“南山有臺,北山有萊?!?唐 李白 《題元丹丘潁陽山居》詩:“卻顧北山斷,前瞻南嶺分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四:“此去東山又北山,鏡中強半尚紅顏?!?/p>
(2).山名。即 北邙山 。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夏四月,王田 北山 ,使公卿皆從?!?杜預 注:“ 北山 , 洛 北芒 也。”《文選·陸機<君子有所思行>》:“命駕登 北山 ,延佇望城郭?!?劉良 注:“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?!?/p>
(3).山名。即 鐘山 ,又名 紫金山 。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?!段倪x·孔稚圭<北山移文>》 呂向 題解:“ 鐘山 在都北。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,后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。今欲卻過此山,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,使不許得至,故云‘北山移文’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途中遇雪即事言懷》詩:“有道寧徵 管 ,無才卻薦 嵇 。 北山 休誚讓, 東觀 豈攀躋?!?/p>
高荷名句,上黃太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