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如凈《偈頌十首》:
無衫歌扇,花鼓拍板。
總是者個戲棚,賣弄許多伎倆。
咦,任他千圣出頭來,立在下風高著眼。
建法幢,立宗旨,明明佛敕曹溪是。
注釋參考
歌扇
(1).歌舞時用的扇子。 北周 庾信 《和趙王看伎》:“ 緑珠 歌扇薄, 飛燕 舞衫長?!?唐 戴叔倫 《暮春感懷》詩:“歌扇多情明月在,舞衣無意彩云收。” 清 鄒式金 《<雜劇三集>小引》:“今風流云散,舞衫歌扇,皆化為異物矣!”
(2).指歌女寫上曲目的折扇。
花鼓
花鼓 (huāgǔ) 多由男女二人對唱對舞的一種地方鑼鼓歌舞 flower-drum,a folk dance popular in the Changjiang valley拍板
拍板 (pāibǎn) 打拍子 beat time with clappers 自己唱,自己拍板 舊時商行拍賣貨物成交時用拍打木板來表示 have the finalsay;give the final verdict 比喻主事的人作出某種決定 rap the gavel 不能任何事都等上級拍板 打擊樂器,用來打拍子,用幾片木板做成。也叫鼓板。 前面一個十八九歲的婦人,背后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兒,手里拿串拍板,都來到面前。——《水滸傳》釋如凈名句,偈頌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