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司天臺》
司天臺,仰觀俯察天人際。羲和死來職事廢,
官不求賢空取藝。昔聞西漢元成間,上陵下替謫見天。
北辰微闇少光色,四星煌煌如火赤。耀芒動角射三臺,
上臺半滅中臺坼。是時非無太史官,眼見心知不敢言。
明朝趨入明光殿,唯奏慶云壽星見。天文時變兩如斯,
九重天子不得知。不得知,安用臺高百尺為。
注釋參考
天文
天文 (tiānwén) astronomy 天體在宇宙間的分布、運行等現(xiàn)象 天文陰陽歷算?!逗鬂h書·張衡傳》 天文學(xué)時變
(1).四時季節(jié)的變化?!兑住べS》:“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以察四時變化?!薄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敖K始古今,深觀時變,察其精粗,則天官備矣?!?/p>
(2).時世的變化。亦指時世變化的規(guī)律?!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髡摗罚骸?魏其 誠不知時變, 灌夫 無術(shù)而不遜,兩人相翼,乃成禍亂?!?唐 吳筠 《元日言懷因以自勵詒諸同志》詩:“安用感時變,當(dāng)期升九天?!?清 侯方域 《豫省試策》之五:“不通乎時變而為之,以圣人之法猶不足以為治。”
如斯
如此。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,曰:‘逝者如斯夫!不舍晝夜。’”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奇謔三·代死失火》:“茍謂事事如斯,吾未之信矣?!?郭沫若 《黃山之歌》:“ 峨眉 號稱天下秀,不知是否信如斯?!?/p>
九重天
(1).古人認(rèn)為天有九層,因泛言天為“九重天”?!痘茨献印ぬ煳挠?xùn)》:“天有九重?!?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六引 宋善威 詩:“月落三株樹,日映九重天?!薄斗馍裱萘x》第二回:“愁云直上九重天,一派敗兵隨地?fù)?。?李瑛 《我們的飛機》詩:“等信號,一步跨上九重天,回頭看,全國人民望著你!”
(2).指帝王或朝廷。 唐 韓愈 《左遷至藍(lán)關(guān)示侄孫湘》詩:“一封朝奏九重天,夕貶 潮陽 路八千。” 宋 晏殊 《浣溪沙》詞:“可惜異香珠箔外,不辭清唱玉尊前。使星歸覲九重天?!?元 吳昌齡 《張?zhí)鞄煛返谝徽郏骸胺€(wěn)請受著九重天雨露恩和寵?!?清 李漁 《風(fēng)箏誤·請兵》:“羽書飛上九重天,佇望旌旗自日邊?!?/p>
不得
不得 (bùdé) 用在動詞后面,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may not;be not allowed 吾不得而見之矣?!濉ぴ丁饵S生借書說》白居易名句,司天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