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肅《次韻李舍人》:
道山文章伯,杖履作幽棲。
筆硯為戲事,業(yè)落翻墨螭。
平生百萬言,定相初不離。
更憐世間士,塵網(wǎng)深相闈。
笑踵雙林轍,誓破萬夫疑。
八面列神王,劍戟森攜持。
怒目干龍宮,機緘絕謀惟。
佛語浩無際,天地如可彌。
笑談一轉(zhuǎn)畢,璿璣時未移。
見者皆了了,鈍根化神機。
不然分三藏,誰能俱不遺。
白頭鉆故紙,底是出頭時。
此恩今欲報,四顧將誰依。
在佛本無說,於公亦何為。
珍重謫仙人,登山力未疲。
天涯渺萬里,著處即為歸。
隨緣作贊嘆,妙語何奇奇。
置之天壤間,千古無敢非。
我生多肉障,煩公示寶篦。
請作一言蔽,牟尼即仲尼。
注釋參考
筆硯
亦作“ 筆研 ”。1.筆和硯。泛指文具?!度龂尽の褐尽ず箦鷤鳌贰?文昭甄皇后 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年九歲,喜書,視字輒識,數(shù)用諸兄筆硯?!薄妒勒f新語·方正》“ 夏侯玄 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 正始 中,護軍 曹爽 誅,徵為太常,內(nèi)知不免,不交人事,不畜筆研。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育子》:“至來歲生日,謂之‘周晬’,羅列盤琖於地,盛菓木、飲食、官誥、筆研、筭秤等,經(jīng)卷鍼綫,應用之物。觀其所先拈者,以為徵兆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王太倉上書事》:“時舉朝失色,無敢與筆硯者?!?/p>
(2).指文墨書寫之事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雜藝》:“猶以書工,崎嶇碑碣之間,辛苦筆硯之役?!?唐 李復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岳州》:“苦心筆硯二十餘年,偕計而試者,亦僅十年,心破魂斷,以望斯舉,今復無名,豈不終無成乎?” 宋 劉攽 《遣悶》詩之一:“若能全療詩書癖,用底聊均筆硯勞。”
鄧肅名句,次韻李舍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