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作妖狐窟,心空身未摧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和答詩十首。和古社》:
廢村多年樹,生在古社隈。
為作妖狐窟,心空身未摧。
妖狐變美女,社樹成樓臺(tái)。
黃昏行人過,見者心徘徊。
饑雕竟不捉,老犬反為媒。
歲媚少年客,十去九不回。
昨夜云雨合,烈風(fēng)驅(qū)迅雷。
風(fēng)拔樹根出,雷劈社壇開。
飛電化為火,妖狐燒作灰。
天明至其所,清曠無氛埃。
舊地葺村落,新田辟荒萊。
始知天降火,不必長為災(zāi)。
勿謂神默默,勿謂天恢恢。
勿喜犬不捕,勿夸雕不猜。
寄言狐媚者,天火有時(shí)來。
注釋參考
為作
(1).造作;做作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賢難》:“豕俛仰嚘咿,為作容聲,司原愈益珍之?!?唐 柳宗元 《辯<列子>》:“其文辭類《莊子》,而尤質(zhì)厚,少為作?!?元 無名氏 《替殺妻》第三折:“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,全不似好人家苗條,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?!?/p>
(2).猶作為;行為。 唐 李翱 《去佛齋論》:“使佛生於中國,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。” 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風(fēng)俗習(xí)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,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,以大歸乎無差別。”
心空
佛教語。謂心性廣大,含容萬象,有如虛空之無際。亦指本心澄澈空寂無相。 唐 王維 《青龍寺曇壁上人兄院集》詩:“眼界今無染,心空安可迷?!?唐 龐蘊(yùn) 《雜詩》:“十方同聚會(huì),個(gè)個(gè)學(xué)無為。此是選佛場(chǎng),心空及第歸?!?/p>
白居易名句,和答詩十首。和古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