輒依芳韻,庸寫下忱,為先施之期謝云儒冠不解明韜略
出自元代邵亨貞《春草碧 仆一節(jié)從軍吳秀間,近始謁告還家,》:
又調(diào)春草碧詞見遺,以識會合之意,情文悃歡,溢於言表,惠至渥也。
輒依芳韻,庸寫下忱,為先施之期謝云儒冠不解明韜略。
底處是生涯,云門約。
無端寄跡兵戈,蕙帳荒寒怨秋鶴。
歲暮且歸來,情如昨。
故人幾度傳心,曾煩手削。
門外見仙槎,須停泊。
老來歲月無何,乞與刀圭九還藥。
三島景長春,尋具樂。
注釋參考
下忱
謙詞。指本人的心思、想法。 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六》:“以君氣類,故敢布下忱,明日,賜一野祭可乎?”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七回:“ 賈政 聽了,感激涕零,叩首不及;又叩求王爺代奏下忱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章廷謙》:“并蒙 燕公 不棄,賜以似爬似坐似蹲之玉照,不勝感謝,尚希轉(zhuǎn)達,以罄下忱為荷?!?/p>
先施
(1).《禮記·中庸》:“所求乎朋友,先施之。” 孔穎達 疏:“欲求朋友以恩惠施己,則己當(dāng)先施恩惠於朋友也?!焙笠浴跋仁敝溉讼刃邪菰L或饋贈禮物。 唐 元稹 《酬段丞》詩:“赤心芳苦鬭,紅燭以先施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酬恩》:“老母援溺之情,小弟提攜之義,大恩未報,又辱先施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澳?烏克齋 原是 安老爺 的學(xué)生,如今又作了公子的座主,早行了個先施的禮?!?/p>
(2).即 西施 ?!段倪x·宋玉<神女賦>》“ 西施 掩面,比之無色” 唐 李善 注:“ 先施 、 西施 ,一也?!?/p>
儒冠
(1).古代儒生戴的帽子。《史記·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 沛公 不好儒,諸客冠儒冠來者, 沛公 輒解其冠,溲溺其中。” 唐 韓愈 《送侯參謀赴河中幕》詩:“猶思脫儒冠,棄死取先登?!?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﹝ 鄧生 ﹞詬公謂:‘若乃養(yǎng)馬,而我職弟子員,冠儒冠?!?/p>
(2).借指儒生。 唐 杜甫 《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》:“紈袴不餓死,儒冠多誤身?!?宋 王禹偁 《謝宣賜表》:“儒冠之榮,無以加此?!?清 方文 《送蕭賡九北歸》詩:“ 長干 一見喜且悲,儒冠端被虛名誤。”
不解
(1).不能解開;不能分開?!冻o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絓結(jié)而不解兮,思蹇產(chǎn)而不釋。”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 楚苗 之食,安胡之飰,摶之不解,一啜而散。” 明 李贄 《過桃園謁三義祠》詩:“誰識 桃園 三結(jié)義,黃金不解結(jié)同心?!?/p>
(2).不能解救;不能和解。 漢 孔融 《論盛孝章書》:“向使 郭隗 倒懸而王不解,臨難而王不拯,則士亦將高翔遠引。” 柳青 《狠透鐵》:“有時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惡痛絕,好象結(jié)了不解之仇?!?/p>
(3).不止;不罷休?!稘h書·五行志上》:“歸獄不解,茲謂追非,厥水寒,sha{1-1}人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謂釋有罪之人而歸無辜者也。解,止也。追非,遂非也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男家送去一床嗶嘰被,女家不要,非得麻花被不解?!?/p>
(4).不懂,不理解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推其所由,似元不解音聲?!?唐 李白 《月下獨酌》詩之一:“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?!?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李筌 注《陰符經(jīng)》,至‘禽獸之制在氣’經(jīng)年不解,夢烏衣人教之,遂通其義?!?余開選 《獅子》:“‘你要干啥?’ 王天明 不解地問?!?/p>
不懈怠?!对姟ご笱拧ぜ贅贰罚骸安唤忪段唬裰鼔I。”《禮記·雜記下》:“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?!?/p>
韜略
韜略 (tāolüè) 由古兵書《六韜》、《三略》引申而來,指計策、謀略 military strategy 此人胸懷韜略,腹引機謀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邵亨貞名句,春草碧 仆一節(jié)從軍吳秀間,近始謁告還家,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