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夜吼,燭花裂
出自清代陳維崧《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,送王正子之襄陽,明》:
立馬和君說:到襄陽、為余先問,隆中諸葛。
往日英雄潮打盡,怪煞怒濤崩雪。
今古恨、總多于發(fā)。
再問大堤諸女伴,白銅鞮、可有閑風(fēng)月?誰彈向,楚天瑟? 才逢燕市還分別。
悵平生、無多知己,幾番離合。
此去武昌魚不少,莫惜顏筋柳骨。
要頻看、鄭虔三絕。
一幅新詞《凄涼犯》,囑來春、并示何生鐵。
霜夜吼,燭花裂。
注釋參考
霜夜
結(jié)霜的夜晚;寒夜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霜夜流唱,曉月升魄?!?宋 蘇軾 《軾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(yáng)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詩見懷次其韻》:“明年詩客來弔古,伴我霜夜號秋蟲?!?宋 晁補(bǔ)之 《虞美人·羊山餞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》詞:“原桑飛盡霜空杳,霜夜愁難曉?!?/p>
燭花
燭花 (zhúhuā) 燭心燃燒時結(jié)成的花狀物 snuff 指蠟燭的火焰 flame of a candle 燭花明陳維崧名句,用辛稼軒陳同甫倡和韻,送王正子之襄陽,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