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雨花臺》:
盤互長干有絕陘,并包佳麗入江亭。
新霜浦溆綿綿凈,薄晚林巒往往青。
南上欲窮牛渚怪,北尋難忘草堂靈。
箯輿卻走垂楊陌,已戴寒云一兩星。
注釋參考
浦溆
水邊。 唐 楊炯 《青苔賦》:“桂舟橫兮蘭枻觸,浦溆邅迴兮心斷續(xù)?!?唐 杜甫 《戲題畫山水圖歌》:“舟人漁子入浦溆,山木盡亞洪濤風(fēng)?!?宋 王安石 《雨花臺》詩:“新霜浦溆綿綿浄,薄晚林巒往往青?!?清 秋瑾 《送別》詩:“浦溆燈將燼,窗前淚未乾。”
綿綿
綿綿 (miánmián) 微細(xì);連續(xù)不斷的樣子 continuous;unbroken 秋雨綿綿薄晚
傍晚。《北齊書·祖珽傳》:“薄晚,就家掩之,縛 珽 送廷尉。” 唐 韓愈 《答張籍書》:“薄晚,須到公府,言不能盡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蟲·長蛇》:“屋后有林麓,﹝ 程氏 ﹞薄晚出游,逢一士人,風(fēng)流醖藉。”
林巒
(1).樹林與峰巒。泛指山林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望林巒而有失,顧草木而如喪。” 唐 王昌齡 《山行入涇州》詩:“林巒信回惑,白日落何處。” 宋 朱熹 《休庵》詩:“別嶺有精廬,林巒亦幽絶?!?明 皇甫沖 《維摩寺雨坐》詩:“林巒忽不見,但聞山澗響?!?清 汪懋麟 《送勞書升之任黔中》詩:“風(fēng)景憐殊俗,林巒想故關(guān)?!?/p>
(2).指隱居的地方。 唐 李白 《贈參寥子》詩:“長揖不受官,拂衣歸林巒?!?/p>
往往
往往 (wǎngwǎng) 每每;時常 often;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處處;到處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卒中往往語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往往有得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紛紛 one after another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,軍遂潰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軍?!妒酚洝峭蹂袀鳌?則文學(xué)彬彬稍進(jìn),詩書往往間出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王安石名句,雨花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