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張祜《孟才人嘆》
偶因歌態(tài)詠嬌嚬,傳唱宮中十二春。
卻為一聲河滿子,下泉須吊舊才人。
注釋參考
嬌嚬
見“ 嬌顰 ”。
傳唱
(1).猶言高聲傳講?!端螘こ霖畟鳌罚骸?攸之 率諸將攻 濃湖 , 顗 遣人傳唱 錢溪 已平,眾并懼?!?/p>
(2).傳布歌唱。 唐 張祜 《孟才人嘆》詩:“偶因歌態(tài)詠嬌嚬,傳唱宮中十二春?!?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隨筆》卷九:“而始則盲翁傳唱,繼且優(yōu)孟登場。” 李瑛 《寄紅場》詩:“有多少史詩,多少歌,留給后人傳唱?!?/p>
十二
(1).十分之二?!妒酚洝じ咦姹炯o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?!?/p>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?!吨芏Y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?!?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。”《漢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。”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??!?/p>
張祜名句,孟才人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