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道深微,惟人是弘
出自唐代 李大師、李延壽《南史·本紀(jì)·卷四》:
摘自《南史·本紀(jì)·卷四》
解釋:最高的道深奧微妙,只有人才能把它發(fā)揚(yáng)光大。
原文摘要:
光被無垠。漢、魏因循,不敢失墜,爰逮 有晉,亦遵前典。昔我祖宗英叡,旁格幽明,末葉不造,仍世 多故。惟王圣哲欽明,榮鏡區(qū)宇,仁育群生,義征不譓,聲化 遠(yuǎn)洎,荒服無虞,殊類同規(guī),華戎一族。是以五色來儀于軒庭, 九穗含芳于郊牧。象緯昭徹,布新之符已顯,圖讖彪煥,受終 之義既彰,靈只乃眷,兆庶引領(lǐng)。 朕聞至道深微,惟人是弘,天命無常,惟德是與。所以仰 鑒玄情,俯察群議,敬禪神器,授帝位于爾躬。四海困窮,天 祿永終。于戲!王其允執(zhí)厥中,儀刑前式,以副率土之欣望。 命司裘而謁蒼昊,奏云門而升圓丘,時(shí)膺大禮,永保洪業(yè),豈 不盛歟!并命璽書,遣兼太保、司空褚彥回,兼太尉、守尚書 令王僧虔奉皇帝璽綬,受終之禮,一依唐、虞故事。
注釋參考
至道
(1).指最好的學(xué)說、道德或政治制度。《禮記·學(xué)記》:“雖有嘉肴,弗食,不知其旨也;雖有至道,弗學(xué),不知其善也?!薄抖Y記·表記》:“道有至,義有考。至道以王,義道以霸,考道以為無失。” 鄭玄 注:“此讀當(dāng)言‘道有至,有義,有考’,字脫一有耳?!?陳澔 集說引 應(yīng)氏 曰:“至道,即仁也。至道渾而無跡,故得其渾全精粹以為王?!?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六:“是以至道之行,萬類取足於世;大化既洽,百姓無匱於心。”
(2).最高的原則、準(zhǔn)則?!盾髯印と逍А罚骸耙詮乃诪樯?,以貨財(cái)為寳,以養(yǎng)生為己至道,是民德也。”
(3).佛、道謂極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術(shù)?!肚f子·在宥》:“來!吾語女至道。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極,昏昏默默?!?漢 牟融 《理惑論》:“﹝ 老子 ﹞曰:‘用其光,復(fù)其明,無遺身殃?!说郎乐ぃ獌粗?。至道之要,實(shí)貴寂寞,佛家豈好言乎!” 唐 陳鴻 《東城老父傳》:“讀釋氏經(jīng),亦能了其深義至道,以善心化市井人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(jiān)丁志·司命府丞》:“及見 海蟾 曰:‘汝以夙契得遇我。’命長跪傳至道?!?/p>
深微
深微 (shēnwēi) 指變化深奧、差別微妙 profound and subtle 天文學(xué)是一門深微的學(xué)問李大師、李延壽名句,南史·本紀(jì)·卷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