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程公許《擬九頌通德門》:
馳余馬兮南北,慨永懷兮故國。
豈喬木兮吾名,繄世臣兮取則。
許史兮金張,煜煜兮煌煌。
薰天兮富貴,達(dá)觀兮秕糠。
水有源兮木有本,傳不傳兮天若吝。
彼高兮崇門,后何稱兮子孫。
維指李兮蟠根,光萬丈兮斯文。
父了兮昆弟,面命兮叮嚀。
闖戶兮車不停軌,滿堂兮烜朱與紫。
顧所重兮未然,寧以彼兮易此。
佩禮義兮服詩書,保厥美兮不渝。
百世嗣守,張赫奕兮吾閭。
注釋參考
蟠根
(1).謂根腳盤曲深固。 唐 杜甫 《白鹽山》詩:“卓立羣峰外,蟠根積水邊。” 清 魏源 《四明山中峽》詩之一:“山古蟠根厚,水遠(yuǎn)知源盛?!?/p>
(2).指盤曲的根。 宋 葉適 《<石庵藏書目>序》:“時菴傍有石,冒土而奮,如蟠根叢萌,欲發(fā)而尚鬱者?!?清 唐孫華 《偕夏重至國學(xué)觀古槐》詩:“蟠根百尺穿地肺,直干十丈遮天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