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必三年猶刻楮,便教百步亦穿楊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次竹溪韻跋志仁工部柞木詩》:
白也詩高有別腸,棄馀分與老知章。
鄧林木大堪支廈,謝砌蘭佳況肯堂。
何必三年猶刻楮,便教百步亦穿楊。
咸淳天子開文治,定起君賡殿閣涼。
注釋參考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刻楮
語本《韓非子·喻老》:“ 宋 人有為其君以象為楮葉者,三年而成。豐殺莖柯,毫芒繁澤,亂之楮葉之中而不可別也?!毕?,指象牙。后因以喻技藝工巧或治學(xué)刻苦。 唐 黃滔 《刑部鄭郎中啟》之一:“比者伏蒙曲念虛蕪,榮流咳唾,誨以磨鉛未至,刻楮非工?!?宋 陸游 《別曾學(xué)士》詩:“畫石或十日,刻楮有三年。” 明 瞿佑 《歸田詩話·鼓吹續(xù)音》:“仍自為八句題其后云:……半生莫售穿楊技,十載曾加刻楮功?!?/p>
穿楊
(1).謂射箭能于遠(yuǎn)處命中楊柳的葉子。極言射技之精。語本《戰(zhàn)國(guó)策·西周策》:“ 楚 有 養(yǎng)由基 者,善射;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,百發(fā)百中。” 唐 薛業(yè) 《晚秋贈(zèng)張折衝》詩:“位以穿楊得,名因折桂還?!?/p>
(2).泛指技藝高超?!侗笔贰る[逸傳·崔賾》:“況復(fù)桑榆漸暮,藜藿屢空;舉燭無成,穿楊盡棄?!?元 辛文房 《<唐才子傳>引》:“故章句有焦心之人,聲律至穿楊之妙?!?/p>
劉克莊名句,次竹溪韻跋志仁工部柞木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