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梁陟《送孫舍人歸湘州》:
盛才傾世重,清論滿朝歸。
作隼他年計,為鴛此日飛。
比肩移日近,抗首出郊畿。
為報清漳水,分明照錦衣。
注釋參考
清漳
水名。 漳河 上流。源出于 山西省 平定縣 南 大黽谷 ?!渡胶=?jīng)·北山經(jīng)》:“又東北百二十里,曰 少山 ,其上有金玉,其下有銅。 清漳之水 出焉,東流于 濁漳之水 ?!?漢 劉楨 《贈五官中郎將》詩之二:“余嬰沉痼疾,竄身 清漳 濱。” 南朝 陳 徐陵 《新亭送別》詩:“神襟愛遠(yuǎn)別,流睇極 清漳 。” 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四:“惟見 鄴臺水 ,白日蕩 清漳 ?!?/p>
明照
明察;詳察?!抖Y記·經(jīng)解》:“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少。”《韓非子·奸劫弒臣》:“故身在深宮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內(nèi),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,何也?” 宋 王安石 《上蔣侍郎書》:“然處卦之初,道未章著,上雖明照而未之信,故摧如不進(jìn),寬裕以待其時也。”
錦衣
(1).精美華麗的衣服。舊指顯貴者的服裝。《詩·秦風(fēng)·終南》:“君子至止,錦衣狐裘?!?毛 傳:“錦衣,采色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錦者,雜采為文,故云采衣也。” 唐 李白 《越中覽古》詩:“ 越王 句踐 破 吳 歸,義士還家盡錦衣。” 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駕行儀衛(wèi)》:“象七頭,各以文錦被其身……錦衣人跨其頸。”
(2).指禁衛(wèi)軍士卒。《前漢書平話》卷上:“黃羅旗蓋下,見三千個錦衣簇?fù)恚賳T戰(zhàn)將遮護(hù)?!?/p>
(3).指錦衣衛(wèi)。亦指錦衣衛(wèi)的官員。 明 馮夢龍 《智囊補(bǔ)·察智·周新異政》:“公在 浙 多異政,時錦衣紀(jì)綱擅寵,使千戶往 浙 輯事,作威受賂, 新 捕治之?!?清 余懷 《板橋雜記·軼事》:“ 定生 大為錦衣 馮可宗 所辱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會獄》:“聽説要拿廵按 黃澍 、督撫 袁繼咸 、大錦衣 張薇 ?!?/p>
梁陟名句,送孫舍人歸湘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