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嘆魯二首》:
季桓心豈忠,其富過周公。
陽貨道豈正,其權(quán)執(zhí)國命。
由來富與權(quán),不系才與賢。
所托得其地,雖愚亦獲安。
彘肥因糞壤,鼠穩(wěn)依社壇。
蟲獸尚如是,豈謂無因緣?展禽胡為者?直道竟三黜。
顏子何如人?屢空聊過日。
皆懷王佐道,不踐陪臣秩。
自古無奈何,命為時所屈。
有如草木分,天各與其一。
荔枝非名花,牡丹無甘實。
注釋參考
王佐
(1).王者的輔佐,佐君成王業(yè)的人?!稘h書·董仲舒?zhèn)髻潯罚骸?劉向 稱‘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,雖 伊 呂 亡以加, 筦 晏 之屬,伯者之佐,殆不及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時難》:“懷其王佐之器,抱其邈世之材。” 唐 韓愈 《合江亭》詩:“維昔經(jīng)營初,邦君實王佐?!?明 徐渭 《送李子遂序》:“ 漢 之稱王佐者,人皆許之而已,而己則必知其為霸之餘習?!?/p>
(2). 清 末稱襄佐恭親王理事的部曹中書為王佐?!肚宄笆反笥^·史料·帝師王佐鬼使神差》:“凡部曹中書充軍機處及總理衙門章京者,以其襄佐恭邸,故曰王佐?!?/p>
陪臣
(1).古代天子以諸侯為臣,諸侯以大夫為臣,大夫又自有家臣。因之大夫?qū)τ谔熳?,大夫之家臣對于諸侯,都是隔了一層的臣,即所謂“重臣”,因之都稱為“陪臣”。(1)古代諸侯的卿大夫,對天子自稱“陪臣”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?欒盈 過於 周 , 周 西鄙掠之。辭於行人曰:‘天子陪臣 盈 ,得罪於王之守臣,將逃罪。’” 杜預(yù) 注:“諸侯之臣稱於天子曰陪臣。”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列國之大夫,入天子之國曰‘某士’,自稱曰‘陪臣某’?!?鄭玄 注:“亦謂諸侯之卿也……陪,重也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其君已為王臣,己今又為己君之臣,故自稱對王曰重臣也。”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 周 欲以上卿禮 管仲 , 管仲 頓首曰:‘臣陪臣,安敢!’三讓,乃受下卿禮以見。”《文選·陸機〈謝平原內(nèi)史表〉》:“陪臣 陸機 言,今月九日, 魏郡 太守遣兼丞 張含 ,齎板詔書印綬,假臣為平原內(nèi)史?!?李善 注:“ 蔡邕 《獨斷》曰:諸侯境內(nèi),自相以下,皆為諸侯稱臣,於朝皆稱陪臣?!?2)指大夫的家臣。《論語·季氏》:“ 孔子 曰:‘天下無道,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。自諸侯出,蓋十世希不失矣;自大夫出,五世希不失矣;陪臣執(zhí)國命,三世希不失矣?!?/p>
(2).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時,對對方國家的君主而言,亦稱“ 陪臣 ”。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九:“ 宗道 曰:‘僕與 夏 主比肩從事天子,若 夏 主自來,當相為賓主。爾陪臣也,安得為主人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阿文成相度》:“ 安南國 王 阮光平 至京,遣其臣饋公土儀,公取一二物,使人出曰:‘中朝相公問陪臣好。’”
白居易名句,嘆魯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