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耳喧聒久厭苦,思君便欲飛仙槎
出自宋代鄭獬《酬余補(bǔ)之見寄》:
吾友補(bǔ)之會(huì)稽家,高眉大眼稱才華。
入京共收太學(xué)第,姓名頭角相撐磨。
高樓管弦相與雜,黃金酒面溶成波。
樽前軒昂如孤鷹,四顧不見雀與蛙。
試招紙筆恣揮掃,縱橫噴薄不可遮。
我疑君心如春風(fēng),呵吐草樹皆成花。
忽然驚爆險(xiǎn)絕句,旱天霹靂雷霆車。
我輩觀之瞪兩眼,汗流滿面空長(zhǎng)嗟。
明年南北別君去,落照滿帆秋風(fēng)斜。
天涯朋歡少披豁,還如穴鰋跳泥沙。
兩耳喧聒久厭苦,思君便欲飛仙槎。
前時(shí)得君山陽書,副之長(zhǎng)句封天葩。
筆墨勁健愈精絕,鐵繩鈕縛虬爪牙。
有時(shí)風(fēng)雨恐飛去,嘗自密鎖金鴉叉。
嗟我文字苦慳短,才力不敵兩角蝸。
下筆欲答輒自止,如君一句已可夸。
持此聊且謝勤叩,念君不見愁無涯。
注釋參考
喧聒
謂鬧聲刺耳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千類萬聲,自相喧聒?!薄赌鲜贰ど褌鳌罚骸?僧昭 曰:‘王歡已闌,今恣汝鳴。’即便喧聒?!?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顧堯年》:“病者曰:‘外有 錢塘 袁某官 喧聒於門,我怖之不能去?!?清 曾國藩 《圣哲畫像記》:“朝耕而暮穫,一施而十報(bào),譬若沽酒市脯,喧聒以責(zé)之貸者,又取倍稱之息焉?!?豐子愷 《緣緣堂隨筆·晨夢(mèng)》:“天一亮,小孩子就醒,象鳥兒似地在我耳邊喧聒,又不絕地催我起身?!?/p>
喧囂刺耳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省事》:“或有諠聒時(shí)人視聽,求見發(fā)遣。”《漢書·江都易王劉非傳》“國中口語籍籍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籍籍,諠聒之意?!?/p>
厭苦
厭煩以為苦事?!逗鬂h書·循吏傳·孟嘗》:“姑年老壽終,夫女弟先懷嫌忌,乃誣婦厭苦供養(yǎng),加鴆其母,列訟縣庭?!?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﹝ 漢陰生 ﹞常於市中匄,市中厭苦,以糞灑之?!薄杜f唐書·陽城傳》:“諸諫官紛紜言事,細(xì)碎無不聞達(dá),天子益厭苦之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六·洞庭丐者》:“ 洞庭山 有丐者,貌似狂易,常行乞道上,夜則臥菴寺廡下,僧厭苦之,驅(qū)去復(fù)來?!?夏曾佑 《小說原理》:“人使終日常為一事,則無論如何可樂之事,亦生厭苦,故必求刻刻轉(zhuǎn)換之境以娛之?!?/p>
仙槎
亦作“僊槎”。神話中能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竹木筏。典出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舊説云天河與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,人有奇志,立飛閣於查上,多齎糧,乘槎而去。十餘日中,猶觀星月日辰,自后芒芒忽忽,亦不覺晝夜,去十餘日,奄至一處,有城郭狀,屋舍甚嚴(yán),遙望宮中多織婦,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。牽牛人乃驚問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見説來意,并問此是何處。答曰:‘君還至 蜀郡 訪 嚴(yán)君平 則知之?!共簧习叮蜻€如期。后至 蜀 問 君平 ,曰:‘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?!?jì)年月,正是此人到天河時(shí)也?!?宋 張孝祥 《蝶戀花·送姚主管橫州》詞:“君泛仙槎銀海去。后日相思,地角天涯路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萬里圖》詩:“僊槎二月出 龍門 ,萬里春風(fēng)掉晴雪?!薄峨S園詩話》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《客中秋思》詩:“銷魂何處盼仙槎?客髩逢秋白更加?!薄短綇V記》卷四○五引《洞天集》:“ 嚴(yán)遵 仙槎,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,長(zhǎng)五十餘尺,聲如銅鐵,堅(jiān)而不蠧。 李德裕 截細(xì)枝尺餘,刻為道像,往往飛去復(fù)來。 廣明 以來失之,槎亦飛去?!?唐 李適 《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(yīng)制》詩:“若見 君平 須借問,仙槎一去幾時(shí)來?” 明 劉基 《怨王孫》詞:“紅塵目迥,河漢應(yīng)有仙槎待還家?!焙笠嘟璺Q行人所乘之舟。
鄭獬名句,酬余補(bǔ)之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