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心有消業(yè)障,這無無、人還悟解
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 贈于瓦罐先生》:
有榮有辱,有利有害。
有喜有憂相待。
有得有失,自是有成有敗。
為人有生有死,但有形、必然有壞。
休著有,自古來著,有有誰存在。
好認(rèn)無為無作,道無情無念,無憎無愛。
無我無人無染,無著無礙。
無心有消業(yè)障,這無無、人還悟解。
無中趣,得無生無滅,超越三界。
注釋參考
無心
無心 (wúxīn) 沒有心情,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not be in the mood for 無心戀戰(zhàn) 不是存心的 unintentinally;inadvertently;unwittingly 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業(yè)障
業(yè)障 (yèzhàng) 佛教指妨礙修行的罪惡 evil creature;vile spawn 長輩罵不肖子弟的話 a term of abuse formerly used by the elders of a clan cursing their juniors 借指金錢 money 應(yīng)伯爵因記掛著二人許了他些業(yè)障兒,趁此機(jī)會好向他要?!秊in{1*1}瓶{1*1}梅》無無
連空虛無有也沒有。 中國 古代道家認(rèn)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(tài)。后亦泛指虛無,烏有?!痘茨献印さ缿?yīng)訓(xùn)》:“予能無有矣,未能無無也。及其為無無,又何從至於此哉?” 高誘 注:“言我能使形不可得,未能殊無形也。” 前蜀 貫休 《道情偈》之一:“ 崆峒老人 專一一, 黃梅真叟 卻無無?!?宋 宋祁 《庭戒諸兒》:“如一漚生,一漚滅,還入於海,漚自妄見,海無生滅,無有也,亦無無有,亦無無無,淡然無所得而止,止亦不止也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二二:“無無,然后平等?!?/p>
悟解
悟解 (wùjiě) 對佛理的領(lǐng)悟;理解;領(lǐng)會 comprehend 他這句話我很久才悟解過來馬鈺名句,滿庭芳 贈于瓦罐先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