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許應(yīng)龍《貴妃閣端午帖子》:
檻有榴花沼有蓮,南薰拂拂晚涼天。
六宮莫度新翻曲,只理云和伴舜弦。
注釋參考
榴花
(1).石榴花。 唐 李商隱 《茂陵》詩:“ 漢 家天馬出蒲梢,苜蓿榴花遍近郊?!?元 劉詵 《和東坡四時(shí)詞》之二:“槐影橫階午簟涼,榴花滿地風(fēng)簾靜。”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郁陶思君爾》:“良人去久,沒個(gè)人兒走,風(fēng)吹榴花紅欲剖,問道兒家知否?”
(2).據(jù)《南史·夷貊傳上·扶南國》載, 頓遜國 有酒樹似安石榴,采其花汁停甕中,數(shù)日成酒。后以“榴花”雅稱美酒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劉生》詩:“榴花聊夜飲,竹葉解朝酲?!?唐 李嶠 《甘露殿侍宴應(yīng)制》詩:“御筵陳桂醑,天酒酌榴花?!?宋 王安石 《寄李士寧先生》詩:“渴愁如箭去年華,陶情滿滿傾榴花?!?/p>
南薰
1.亦作“ 南熏 ”。指《南風(fēng)》歌。相傳為 虞舜 所作,歌中有“南風(fēng)之薰兮,可以解吾民之慍兮”等句。參閱《禮記·樂記》疏引《尸子》、《史記·樂書》集解、《孔子家語·辯樂解》。 唐 王維 《大同殿賜宴樂敢書即事》詩:“陌上 堯 樽傾北斗,樓前 舜 樂動(dòng)南薰?!?唐 陸龜蒙 《雜諷》詩之五:“永播南熏音,垂之萬年耳?!?清 高士奇 《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紀(jì)》詩之三:“高張廣樂播南薰,寶幄樓船劍佩分?!?/p>
2.借指從南面刮來的風(fēng)。 唐 鄔載 《送蕭穎士赴東府得君字》詩:“和風(fēng)媚東郊,時(shí)物滋南薰?!?明 何景明 《中元節(jié)》詩:“北極猶前日,南薰亦舊風(fēng)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七:“ 乾隆 庚戌四月,上東巡,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問 吉甫 子孫。途次,南薰徐來,上語侍臣曰:‘此即《詩》所謂“穆如清風(fēng)”也?!?/p>
3. 唐 宮殿名。 唐 杜甫 《丹青引》:“ 開元 之中常引見,承恩數(shù)上 南薰殿 。”
4.泛指宮觀樓殿。 宋 張先 《慶同天》詞:“海宇稱慶,復(fù)生元圣,風(fēng)入 南薰 。拜恩遙闕,衣上曉色猶春,望 堯 云。” 清 陳維崧 《賀新涼·作客東京寂寥誰侶西風(fēng)落葉間詣旗亭》詞:“卻是 吳 中諸小部,隊(duì)隊(duì)檀槽羅帕,羣合樂 南薰 門下?!?/p>
5.門名?!端问贰さ乩碇疽弧罚骸癌z 東京 ﹞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。南三門:中曰 南薰 ,東曰 宣化 ,西曰 安上 ?!?/p>
拂拂
(1).風(fēng)吹動(dòng)貌。 唐 李賀 《舞曲歌辭·章和二年中》:“云蕭索,風(fēng)拂拂,麥芒如篲黍如粟。” 明 陸時(shí)雍 《詩鏡總論》:“詩之佳,拂拂如風(fēng),洋洋如水,一往神韻,行乎其間。” 劉白羽 《日出》:“這時(shí),拂拂的海風(fēng)吹著我們的衣襟,一卷一卷的浪花拍到我們的腳下?!?/p>
(2).顫動(dòng)貌。 元 張國賓 《羅李郎》第二折:“不由我不峨峨的身搖,拂拂的心跳,烘烘的氣倒?!?/p>
(3).閃爍貌。《隋書·天文志中》:“客星者,周伯、老子、王蓬絮、國皇、溫星,凡五星,皆客星也……王蓬絮,狀如粉絮,拂拂然?!?/p>
(4).散布貌。 唐 白居易 《紅線毯》詩:“綵絲茸茸香拂拂,線軟花虛不勝物?!?宋 張孝祥 《天仙子》詞:“三月 灞橋 煙共雨,拂拂依依飛到處。”《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·張文貴傳上》:“池內(nèi)荷花香拂拂,沼中金鯉及青萍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六:“醉中作畫,覺酒氣拂拂,從十指間出。”
(5).茂盛貌。拂,通“ 茀 ”。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“拂桐芭……或曰,言桐芭始生,貌拂拂然也。”
涼天
秋天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》詩:“懷君屬秋夜,散步詠涼天。”亦指秋天的天空。 唐 王維 《賦得秋日懸清光》:“寥廓涼天靜,晶明白日秋。”
許應(yīng)龍名句,貴妃閣端午帖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躍空奇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