錙銖揚(yáng)芬馨,尋尺招瑕颣。
出自唐朝劉禹錫《謁柱山會(huì)禪師》
我本山東人,平生多感慨。弱冠游咸京,上書金馬外。
結(jié)交當(dāng)世賢,馳聲溢四塞。勉修貴及早,狃捷不知退。
錙銖揚(yáng)芬馨,尋尺招瑕颣。淹留郢南都,摧頹羽翰碎。
安能咎往事,且欲去沉痗。吾師得真如,寄在人寰內(nèi)。
哀我墮名網(wǎng),有如翾飛輩。曈曈揭智燭,照使出昏昧。
靜見玄關(guān)啟,歆然初心會(huì)。夙尚一何微,今得信可大。
覺路明證入,便門通懺悔。悟理言自忘,處屯道猶泰。
色身豈吾寶,慧性非形礙。思此靈山期,未卜何年載。
注釋參考
錙銖
錙銖 (zīzhū) 舊制錙為一兩的四分之一,銖為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。比喻極其微小的數(shù)量 trifle 奈何取之盡錙銖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芬馨
芳香。舊題 漢 蘇武 《詩》之四:“芬馨良夜發(fā),隨風(fēng)聞我堂。” 唐 白居易 《答桐花》詩:“受君封植力,不獨(dú)吐芬馨?!?明 唐順之 《雁訓(xùn)》:“夫陸杜隰黍、 秦 粟 吳 粳,芬馨狼藉,穰穰滿塍?!?/p>
尋尺
喻微小或微細(xì)之物?!秶Z·晉語八》:“夫 絳 之富商……能行諸侯之賄,而無尋尺之祿,無大績於民故也?!?唐 韓愈 《送張道士序》:“大匠無棄材,尋尺各有施?!?宋 蘇轍 《旦起理發(fā)》詩:“笑我守尋尺,求與真源逢?!?清 唐靖 《間加稅》詩:“縣官踏街衢,鞭度督尋尺。”
瑕颣
瑕,玉上的斑點(diǎn);纇,絲上的疙瘩。比喻事物的缺點(diǎn)、毛病。 唐 柳宗元 《與呂道州溫論<非國語>書》:“凡為六十七篇,命之曰《非國語》……思欲盡其瑕纇,以別白中正?!?元 蔣易 《<極玄集>序》:“蓋當(dāng)是時(shí)以詩鳴者,人有其集,製作雖多,鮮克全美,譬之握珠懷璧,豈得悉無瑕纇者哉?!?清 李楷 《<嵞山集>序》:“凡古人之不合於我者,輒訾其瑕纇。”
劉禹錫名句,謁柱山會(huì)禪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整蠱美少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