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縝《崇法寺》:
外聞云際山,中有古招提。
新秋喜遠(yuǎn)覽,銳意窮攀躋。
出郭值微雨,涼風(fēng)曉萋萋。
陂陀越大嶺,沙路凈無泥。
野活稻田秀,耒耜洞溝畦。
登岑復(fù)入谷,漸過西山西。
舉首望華屋,雙岸郁相攜。
虛橋煙靄,峻卷闥排虹霓。
下馬踏危級,褰裳涉修梯。
超然層閣外,仰視窮蒼低。
俯眺亦人有,森森喬木齊。
喧囂從吏語,嘲唽驚禽啼。
既飯復(fù)搜討,林間得幽蹊。
巖阿訪靈跡,大士常高棲。
古殿蝕苔鮮,丹青暗塵{翳羽換土}。
俯身踐危蹬,側(cè)足緣深溪。
老樹陰潭黑,風(fēng)修亂蟬嘶。
懸泉洗陰壁,瑩色如玻瓈。
佳觀誠可戀,遲留懼顛擠。
捫蘿出天險(xiǎn),始免魂神睽。
緩步凌巀嵲,雙旌隨杖藜。
回瞻花雨地,已被煙云迷。
頓轡下平陸,晴川留馬蹄。
新篁映碧宇,野寺臨長堤。
乘倦駐歸策,荒園步柔荑。
婆娑兩高樹,磊落垂紅離。
汲井漱甘液,拂塵觀舊題。
出門尚斜日,隱隱聞城鼙。
勝概亦陳跡,茫然失端倪。
為詩記仿佛,吾友無訶詆。
注釋參考
巖阿
山的曲折處。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:“山崗有餘映,巖阿增重陰。”《文選·潘岳<河陽縣作>詩之二》:“川氣冒山嶺,驚湍激巖阿?!?呂良 注:“巖阿,山曲也?!?宋 歐陽修 《伊川獨(dú)游》詩:“巖阿誰可訪,興盡復(fù)空還。” 清 許承欽 《石竺山》詩:“坐想洪荒初,神 禹 未開鑿,汎濫沒巖阿,云巢棲海若?!?/p>
靈跡
亦作“ 靈跡 ”。亦作“ 靈蹟 ”。1.指帝王的德政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蕭上銅鐘芝草眾瑞表》:“臣以祥緯雜沓,星燭波運(yùn)。斯乃靈跡深覃,睿衷夐感。理應(yīng)寫順,祗無涵祕?!?/p>
(2).神明的功績。 北周 庾信 《周祀方澤歌·昭夏》:“敢以敬恭,陳之玉帛。德包含養(yǎng),功藏靈跡。”
(3).神靈的遺跡;圣賢的事跡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四三:“ 瑤水 聞遺歌,玉杯竟空言。靈跡成蔓草,徒悲千載魂?!?清 侯方域 《新遷顏魯公碑記》:“而際世不辰,靈蹟多淹?!?/p>
(4).引申為奇跡。 沙汀 《記賀龍》二七:“ 賀龍 同志回到屋里,依舊帶著那種因?yàn)楦械娇湟鴣淼挠淇?,而且仿佛談?wù)f一種靈跡?!?/p>
(5).神明顯靈的事跡。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述異·武員唐突河神》:“噫!宇宙間靈跡照然者,莫如河神。彼武人粗鹵,不知敬畏,幸而未降之罰,乃著異於俄頃之間,以示薄懲,神顧可慢乎哉?”
(6).謂墨寶。 明 高啟 《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》詩:“奈何靈蹟久閟藏,荒竹滿野啼猩猩。”
見“ 靈跡 ”。
大士
(1).德行高尚的人?!豆茏印しǚā罚骸胺舱撊擞幸?,矜物之人,無大士焉?!?尹知章 注:“大士不矜,謙以接物?!薄俄n詩外傳》卷九:“ 孔子 曰:‘大士哉! 由 來,區(qū)區(qū)汝何攻? 賜 來,便便汝何使?愿得衣冠為子宰焉。’”
(2).佛教對菩薩的通稱。 南朝 齊 周颙 《重答張長史》:“夫大士應(yīng)世,其體無方,或?yàn)槿辶种冢驗(yàn)閲鴰煹朗?,斯?jīng)教之成説也。” 唐 湛然 《法華文句記》卷二:“大士者,《大論》稱菩薩為大士,亦曰開士?!?/p>
(3).特指觀世音菩薩?!都t樓夢》第五十回:“不求大士瓶中露,為乞 嫦娥 檻外梅?!?/p>
(4).對高僧的敬稱。 宋 蘇軾 《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》:“望之儼然,即之也溫,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?!?/p>
正獄訟之官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: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,典司六典?!?王引之 《經(jīng)義述聞·禮記上》:“今案《晏子春秋·諫篇》:‘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,則泰士 子牛 存矣;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,則泰祝 子游 存矣?!┦俊⑻┳<创笫?、大祝也。大士正獄訟,蓋若《秋官·士師》察獄訟之辭矣?!薄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?衛(wèi)侯 與 元咺 訟, 寧武子 為輔, 鍼莊子 為坐, 士榮 為大士?!?杜預(yù) 注:“大士,治獄官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臣術(shù)》:“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,而九族益親,民益富?!?/p>
韓縝名句,崇法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