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爾救一境,誰當(dāng)理其源
出自宋代蘇轍《送魯有開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韻》:
仲連雖不仕,而非綺與園。
逡巡笑談間,屢解戰(zhàn)斗繁。
子敬識二孫,長揖鼓鼙喧。
意氣感周郎,振策起江村。
二賢繼英風(fēng),千載為高門。
曾孫事仁祖,風(fēng)義夙所敦。
臺閣余故事,父老稱遺言。
白發(fā)識公子,十載友元昆。
婆娑久不試,俯仰色愈溫。
五馬忽嘶鳴,朱輪夾征軒。
旌旄隔河至,部曲幾人存。
銅虎不可留,芻狗行當(dāng)燔。
秋潦決河防,遺黎化驚魂。
憂心念千里,何暇把一樽。
西城叩門別,南風(fēng)吹帽翻。
嗟我限出竭,未敢逾短垣。
新晴水尚壯,想見民驚奔。
安得萬丈堤,止此百里渾。
姑爾救一境,誰當(dāng)理其源。
百聞貴一見,尺書為我論。
注釋參考
一境
(1).一個(gè)地方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百里》:“牧守雖賢而令長不堪,則國事不舉,萬機(jī)有闕,其損敗豈徒止乎一境而已哉!”《南史·王誕傳》:“ 孫伯符 豈不欲留 華子魚 ,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?!?/p>
(2).全境?!逗鬂h書·橋玄傳》:“為 漢陽 太守,時(shí)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, 玄 收考髠笞,死於 冀市 ,一境皆震?!薄端疂G傳》第三十回:“ 快活林 一境之人,都知 武松 了得,那一個(gè)不來拜見 武松 ?!?清 馮桂芬 《江蘇減賦記》:“余議用…… 顧亭林 《日知録》所謂一境通攤之法,以所少之?dāng)?shù)均分於合縣田中行之?!?/p>
(3).一種境界?!毒暗聜鳠翡洝つ显缿炎尪U師》:“是以三諦一境,法身之理常清;三智一心,般若之明常照?!薄侗處r錄·評唱三》:“一機(jī)一境,一言一句,且圖有箇入處?!?/p>
當(dāng)理
合理?!稘h書·敘傳下》:“ 不疑 膚敏,應(yīng)變當(dāng)理;辭 霍 不婚,逡遁致仕?!?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lun{1-1}公平》:“且所言當(dāng)理,未必加於寵秩。” 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十:“此説當(dāng)理而核, 荊公 、 山谷 二公皆有辯,不及之也?!?/p>
蘇轍名句,送魯有開中大知洺州次子瞻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