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贈恪上人》:
上人來訪我,袖里出佳篇。
窮理通三命,知音妙七弦。
不妨時對榻,聊與共談禪。
一飯雖粗糲,閑中且結緣。
注釋參考
窮理
窮究事物之理?!逗鬂h書·胡廣傳》:“﹝ 廣 ﹞博物洽聞,探頤窮理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行品》:“甄墳索之淵奧,該前言以窮理者,儒人也。” 宋 朱熹 《行宮便殿奏札二》:“為學之道,莫先於窮理;窮理之要,必在於讀書?!?章炳麟 《與鄧實書》:“故篇章無計簿之用,文辯非窮理之器,彼二短者,僕自以為絶焉?!眳⒁姟?窮理盡性 ”。
三命
(1). 周 代分官爵為九等,稱九命。三命為公侯伯之卿。命,爵命。見《周禮·春官·典命》、《禮記·王制》。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及 平子 伐 莒 ,克之,更受三命?!?杜預 注:“十年, 平子 伐 莒 ,以功加三命。”《荀子·大略》:“三命,族人雖七十不敢先?!?王先謙 集解:“三命,卿也?!?/p>
(2).稱任州府官的辟命。《后漢書·李陳龐陳等傳論》:“ 任棠 姜岐 ,世著其清,結甕牖而辭三命?!?李賢 注:“謂 任 姜 辭太守之辟也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序》:“初辭州府三命,后為 彭澤 令,道不偶物,棄官從好。”
(3).術數(shù)家以受命、遭命、隨命為“三命”?!抖Y記·祭法》“曰司命” 漢 鄭玄 注:“司命主督察三命?!?孔穎達 疏:“案《援神契》云:‘命有三科,有受命以保慶,有遭命以謫暴,有隨命以督行。’受命謂年壽也,遭命謂行善而遇兇也,隨命謂隨其善惡而報之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在江陵嘆年傷老》詩:“五難未易移,三命戒淵抱。” 唐 宋 以后,星命術士以人生辰之年、月、日所屬干支推算命數(shù),亦稱“ 三命 ”。 宋 孔平仲 《孔氏談苑·陳靖附婢子語》:“為吏部員外郎,曉三命,自言官高壽長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志補·汴岸術士》:“適術士過前,共坐旅舍,詢其技,曰:‘能論三命?!藭暝氯諘r示之?!?/p>
(4).三種壽命。指上壽、中壽、下壽。《文選·孫楚<征西官屬送于陟陽侯作>詩》:“三命皆有極,咄嗟安可保?!?李善 注引《養(yǎng)生經》:“ 黃帝 曰上壽百二十,中壽百年,下壽八十?!?李周翰 注:“言三命皆有終極,嗟我此身,安可長保?!?/p>
多次教誡。 晉 皇甫謐 《女怨詩》:“施衿結帨,三命丁寧?!?/p>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七弦
亦作“ 七絃 ”。古琴的七根弦。亦借指七弦琴。 漢 應劭 《風俗通·聲音·琴》:“今琴長四尺五寸,法四時五行也;七弦者,法七星也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酒會》詩之一:“但當體七絃,寄心在知己?!?晉 陶潛 《自祭文》:“欣以素牘,和以七弦?!?清 金農 《游晉祠》詩:“更領涼堂趣,風中揮七絃。”
吳芾名句,贈恪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