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禹曾何與,羲農(nóng)實(shí)強(qiáng)名
出自宋代司馬光《奉和鄰幾六月七日文德殿觀文武百官等上尊號(hào)》:
舜禹曾何與,羲農(nóng)實(shí)強(qiáng)名。
含靈徒葉贊,造物始無情。
閶闔非煙澹,觚棱曉氣清。
葳蕤大衢隘,殷轔外朝盈。
鮮旭分衣繪,薰風(fēng)拂佩瓊。
華顛萬內(nèi)集,殊俗海隅傾。
棨戟金閨奧,囊書赭桉橫。
敷言齊列位,稽首從群卿。
不報(bào)乾坤施,難圖日月明。
仁心由性得,治體與時(shí)行。
金石皆中款,丹青豈外榮。
功歸元首重,澤及草茅輕。
業(yè)業(yè)沖虛意,區(qū)區(qū)愛戴誠。
何為猶讓德,不以慰懷生。
退復(fù)歌天保,期於采頌聲。
注釋參考
舜禹
虞舜 和 夏禹 的并稱。《論語·泰伯》:“巍巍乎, 舜 禹 之有天下也,而不與焉?!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自 黃帝 至 舜 禹 ,皆同姓而異其國號(hào),以章明德。”《晉書·元帝紀(jì)》:“愿陛下存 舜 禹 至公之情,狹 由 巢 抗矯之節(jié)?!?/p>
何與
(1).何如;比……怎樣?!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》:“﹝ 齊王 ﹞田於海濱……射中獲多,矜而自功。顧謂僕曰:‘ 楚 亦有平原廣澤游獵之地饒樂若此者乎? 楚王 之獵何與寡人?’” 裴骃 集解引 郭璞 曰:“與猶如也?!薄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此何與於 殷 人屢遷,前八而后五?” 李善 注:“言欲遷都 洛陽 ,何如 殷 之屢遷乎?言似之也?!?/p>
(2).猶言與誰。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方今 公孫丞相 、 兒大夫 、 董仲舒 …… 司馬遷 之倫,皆辯知閎達(dá),溢于文辭,先生自視,何與比哉?”
(3).猶言何干。 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方巨山爭體統(tǒng)》:“此守臣職也,於都吏何與焉?” 明 李贄 《答以女人學(xué)道為見短書》:“寃不寃與此人何與,但恐傍觀者丑耳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記·頤養(yǎng)·行樂》:“人之行樂,何與於我?”
羲農(nóng)
伏羲氏 和 神農(nóng)氏 的并稱。《文選·班固<答賓戲>》:“基隆於 羲 農(nóng) ,規(guī)廣於 黃 唐 ?!?張銑 注:“ 羲 , 伏羲 也; 農(nóng) , 神農(nóng) 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謝敕賜祀三皇五帝馀饌啟》:“竊以 甘泉 之殿,舊禮 羲 農(nóng) ; 長樂 之宮,本圖 堯 舜 ?!?郭沫若 《水平線下·湖心亭》:“在租界上住著的時(shí)候,覺得 中國 的天下是太平無事的;但到‘ 中國 地界’上來,更好,更好,我們 中國 還是 羲 農(nóng) 盛世!”
強(qiáng)名
1.亦作"強(qiáng)名"。 2.猶盛名。司馬光名句,奉和鄰幾六月七日文德殿觀文武百官等上尊號(hào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完美一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