冕旒當翠殿,幢戟滿彤庭
出自唐代司空曙《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》:
元日爭朝闕,奔流若會溟。
路塵和薄霧,騎火接低星。
門響雙魚鑰,車喧百子鈴。
冕旒當翠殿,幢戟滿彤庭。
積歲方編瑞,乘春即省刑。
大官陳禹玉,司歷獻堯蓂。
壽酒三觴退,簫韶九奏停。
太陽開物象,霈澤及生靈。
南陌高山碧,東方曉氣青。
自憐揚子賤,歸草太玄經(jīng)。
注釋參考
冕旒
[king's crown with tassels]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后的玉串,也用作皇帝的代稱
詳細解釋(1).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。頂有延,前有旒,故曰“冕旒”。天子之冕十二旒,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見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問答釋義》:“ 牛亨 問曰:‘冕旒以繁露,何也?’答曰:‘綴珠垂下,重如繁露也。’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蔣太史》:“王年三十餘,清瘦微鬚,冕旒盛服,執(zhí)笏北向?!?/p>
(2).專指皇冠。借指皇帝、帝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勸農訪民所疾苦詔》:“冕旒屬念,無忘夙興?!?唐 韓愈 《江陵途中寄三學士》詩:“昨者京師至,嗣皇傳冕旒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奏議頒赦》:“若奏若啟,達羣意於冕旒?!?胡適 《<鏡花緣>的引論》四:“他( 武則天 )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?!?/p>
幢戟
旌旗和戈戟。泛指儀衛(wèi)。 唐 司空曙 《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》詩:“冕旒當翠殿,幢戟滿彤庭?!?/p>
彤庭
亦作“ 彤廷 ”。1. 漢 代宮廷。因以朱漆涂飾,故稱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於是玄墀釦砌,玉階彤庭?!?/p>
(2).泛指皇宮。 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詩:“彤庭所分帛,本自寒女出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滿思復》:“自甘茅屋老三間,豈意彤廷綴兩班?!?清 趙翼 《木蘭較獵》詩:“行闕嵯峨倚翠屏,名王俱入宴彤廷?!?/p>
司空曙名句,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