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歸何所,地紀(jì)天維
出自宋代佚名《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》:
禮樂既成,神保聿歸。
言歸何所,地紀(jì)天維。
豈惟屢豈,嗣幾所祈。
億萬斯年,神來燕娭。
注釋參考
言歸
(1).回歸。言,助詞。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:“言告師氏,言告言歸?!币徽f為我歸。 毛 傳:“言,我也?!?唐 道宣 《續(xù)高僧傳·譯經(jīng)四·玄奘》:“ 奘 少離桑梓,白首言歸,訪問親故,零落殆盡?!?清 萬壽祺 《答武進(jìn)劉十》詩:“亂瘼何畤已?言歸耕墓田?!?清 方文 《舟次三山》詩:“泊泊歲將暮,言歸尚未能?!?/p>
(2).《詩·周南·葛覃》有“言告言歸”之句,因以“言歸”指《詩·葛覃》篇。 宋 蘇軾 《集英殿秋宴教坊詞·放隊(duì)》:“羽觴湛湛,方陳《既醉》之詩,鼉鼓淵淵,復(fù)奏‘言歸’之曲?!?/p>
何所
何處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人皆以為不治產(chǎn)業(yè)而饒給,又不知其何所人?!?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處處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聽我語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
地紀(jì)
(1).維系大地的繩子。古代認(rèn)為天圓地方,傳說天有九柱支撐,使天不下陷;地有大繩維系四角,使地有定位。《莊子·說劍》:“此劍……上決浮云,下絶地紀(jì)?!?/p>
(2).借指大地。 唐太宗 《春日望?!吩姡骸胺e流橫地紀(jì),疏派引天潢。仙氣凝三嶺,和風(fēng)扇八荒?!?清 曹寅 《暢春苑張燈賜宴歸舍恭紀(jì)》詩之四:“湖滙萬泉清地紀(jì),春迴北斗見天標(biāo)?!?/p>
天維
(1).天的綱維?!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爾乃振天維,衍地絡(luò)?!?薛綜 注:“維,綱也;絡(luò),網(wǎng)也。謂其大如天地矣?!?唐 魏徵 《大明舞》詩:“上紐天維,下安地軸?!?/p>
(2).國(guó)家的綱紀(jì)?!稌x書·束晳傳》:“振天維以贊百務(wù),熙帝載而鼓皇風(fēng)?!?明 張居正 《恭述祖德》詩:“二祖肇皇綱,三宗奠天維?!?/p>
佚名名句,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