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子益《偈頌七十六首》:
進以禮,退以禮。
錄得語一篇,不在紙衣里。
所以智藏被馬師涂糊,克賓遭興化鈍置。
千古之下,掛人唇齒。
恩大難酬,痛入骨髓。
檢點將來,玄沙道底。
注釋參考
一篇
(1).古時文字皆著之于竹簡,用牛皮編串如冊,是為一篇。后因稱首尾完整的文字為一篇?!赌印っ鞴硐隆罚骸笆ト艘怀咧?,一篇之書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本性》:“如此則性各有陰陽,善惡在所養(yǎng)焉,故 世子 作養(yǎng)書一篇?!?唐 元稹 《酧白學士代書》詩:“一篇從日下,雙鯉送天涯?!?金 元好問 《遣興》詩:“一篇詩遣興,三醆酒扶頭?!?/p>
(2).全篇。 晉 陸機 《文賦》:“立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?!薄吨熳诱Z類》卷八四:“此是一篇綱領(lǐng)?!?/p>
不在
不在 (bùzài) 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be out;be not in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婉稱人去世了 pass away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紙衣
(1).紙制的衣服。 宋 蘇易簡 《文房四譜·紙譜》:“山居者常以紙為衣,蓋遵釋氏云,不衣蠶口衣者也。然服甚煖,衣者不出十年,面黃而氣促,絶嗜慾之慮,且不宜浴,蓋外風不入而內(nèi)氣不出也。亦嘗聞造紙衣法,每一百幅用胡桃、乳香各一兩煮之。不爾,蒸之亦妙。如蒸之,即恒灑乳香水,令熱熟陰乾,用箭干橫卷而順蹙之……近士大夫征行亦有衣之,蓋利其拒風于凝沍之際焉?!?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五丈觀音》:“ 轉(zhuǎn)智 不御煙火,止食芹蓼;不衣絲棉,常服紙衣,號 紙衣和尚 。”
(2).古代的一種紙制的簡樸殮服?!端问贰し郊紓飨隆ふ鐥妗罚骸笆页?,﹝ 甄棲真 ﹞不食一月,與平民所知敍別,以十二月二日衣紙衣臥磚塌卒?!薄对贰に緜鳌罚骸肮锩⒋喝眨缌t僚,歸而疾作,遂卒。是夕星殞,隱隱有聲。遺命葬以紙衣瓦棺?!?/p>
(3).迷信用品。舊俗為死者焚化之紙制衣服。
釋子益名句,偈頌七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