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維《雙黃鵠歌送別》:
〔時(shí)為節(jié)度判官。
在涼州作。
〕天路來(lái)兮雙黃鵠。
云上飛兮水上宿。
撫翼和鳴整羽族。
不得已。
忽分飛。
家在玉京朝紫微。
主人臨水送將歸。
悲笳嘹唳垂舞衣。
賓欲散兮復(fù)相依。
幾往返兮極浦。
尚裴回兮落暉。
岸上火兮相迎。
將夜入兮邊城。
鞍馬歸兮佳人散。
悵離憂兮獨(dú)含情。
注釋參考
撫翼
拍擊翅膀。比喻奮起。 晉 袁宏 《三國(guó)名臣序贊》:“ 子布 擅名,遭世方擾,撫翼桑梓,息肩 江 表。”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〈廣絕交論〉》:“是以 伍員 濯溉於 宰嚭 , 張王 撫翼於 陳相 。” 李善 注:“ 陳餘 因 張耳 撫翼而奮飛。”一說(shuō),謂相扶持翼佐,亦通。參閱 李周翰 注。
和鳴
(1).互相應(yīng)和而鳴?!对?shī)·周頌·有瞽》:“喤喤厥聲,肅雝和鳴?!?唐 元稹 《雉媒》詩(shī):“和鳴忽相召,鼓翅遙相矚。”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為衣服》:“鶼鶼,嘆和鳴未久,分飛荏苒。” 魯迅 《野草·失掉的好地獄》:“鬼魂們的叫喚無(wú)不低微,然有秩序,與火焰的怒吼,油的沸騰,鋼叉的震顫相和鳴,造成醉心的大樂(lè)。”
(2).《左傳·莊公二十二年》:“初, 懿氏 卜妻 敬仲 。其妻占之,曰:‘吉。是謂“鳳皇于飛,和鳴鏘鏘”?!?楊伯峻 注:“此二語(yǔ)蓋言其夫妻必能和好?!焙笠浴昂网Q”比喻夫妻和睦。 唐 白居易 《得景定婚訖未成而女家改嫁不還財(cái)景訴之》:“二姓有行,已卜和鳴之兆;三年無(wú)故,竟愆嬿婉之期?!?宋 柳永 《集賢賓》詞:“爭(zhēng)似和鳴偕老,免教歛翠啼紅。” 宋 郭彖 《睽車志》卷五:“女喜甚。既成婚,伉儷和鳴?!?/p>
羽族
指鳥(niǎo)類。 漢 枚乘 《忘憂館柳賦》:“出入風(fēng)云,去來(lái)羽族?!薄段倪x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毛羣陸離,羽族紛泊?!?劉逵 注:“羽族,鳥(niǎo)也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拘尸那揭羅國(guó)》:“昔於此地有大茂林,毛羣羽族,巢居穴處?!?清 金農(nóng) 《白鷴詞》序:“白鷴,羽族之幽奇也?!?/p>
王維名句,雙黃鵠歌送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