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熊禾《上嚴廉訪十首》:
古人重民教,禮樂用為急。
虞書有三官,周典猶二職。
太學領(lǐng)奉常,西都有余責。
兩生既不來,何參又無術(shù)。
注釋參考
三官
(1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指大司徒、大司馬、大司空?!抖Y記·王制》:“大司徒、大司馬、大司空齋戒受質(zhì),百官各以其成,質(zhì)於三官?!薄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笆谷贂嶙訛樗就?,實書名;夫子為司馬,與工正,書服; 孟孫 為司空,以書勛?!薄犊鬃蛹艺Z·正論》:“ 于奚 辭,請曲懸之樂,繁纓以朝,許之,書在三官?!?王肅 注:“司徒書名,司馬書服,司空書勛也?!?/p>
(2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軍隊中執(zhí)掌鼓、金、旗以發(fā)布軍令的三種官。《管子·兵法》:“三官:一曰鼓,鼓所以任也,所以起也,所以進也。二曰金、金所以坐也,所以退也,所以免也,三曰旗,旗所以立兵也,所以利兵也,所以偃兵也。此之謂三官,有三令而兵法治也。”
(3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管理農(nóng)、商、工的田師、市師、器師?!盾髯印そ獗巍罚骸稗r(nóng)精於田,而不可以為田師;賈精於市,而不可以為市師;工精於器,而不可以為器師。有人也,不能此三技,而可使治三官,曰精於道者也?!薄秴问洗呵铩ど限r(nóng)》:“凡民自七尺以上屬諸三官,農(nóng)攻粟,工攻器,賈攻貨。” 高誘 注:“三官,農(nóng)、工、賈也?!?/p>
(4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 漢 代管理鑄錢的均輸、鐘官、辨銅令三官。為水衡都尉之屬官?!妒酚洝て綔蕰罚骸捌浜蠖q,赤側(cè)錢賤,民巧法用之,不便,又廢。於是悉禁郡國無鑄錢,專令 上林 三官鑄?!?裴骃 集解引《漢書百官表》:“水衡都尉, 武帝 元鼎 二年初置,掌 上林苑 ,屬官有 上林 均輸、鐘官、辨銅令?!?/p>
(5).古代三種官的合稱。 三國 時 魏國 稱廷尉屬官正、監(jiān)、平為廷尉三官?!度龂尽の褐尽U勛傳》:“詔曰:‘ 勛 指鹿作馬,收付廷尉。’廷尉法議:‘正刑五歲?!亳g:‘依律罰金二斤?!鄞笈唬骸?勛 無活分,而汝等欲縱之!收三官已下付刺姦,當令十鼠同穴?!薄顿Y治通鑒·魏文帝黃初七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三官,廷尉正、監(jiān)、平也?!?/p>
(6).道教所奉的神。天官、地官、水官三帝的合稱。傳說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?!饵S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沐浴》:“傳得可授告三官?!?務成子 注:“三官,天地水也?!?唐 吳筠 《游仙》詩:“三官無遺譴,七祖升云軿?!?明 歸有光 《汝州新造三官廟記》:“三官者出於道家,其説以天地水府為三元,能為人賜福赦罪解厄?!?/p>
(7).人體三種器官。指耳、目、心?!秴问洗呵铩と螖?shù)》:“凡耳之聞也,藉於靜;目之見也,藉於昭;心之知也,藉於理。君臣易操,則上之三官廢矣?!?高誘 注:“三官,耳、目、心?!?/p>
(8).人體三種器官。指口、目、耳。《淮南子·詮言訓》:“食之不寧於體,聽之不合於道,視之不便於性,三官交爭,以義為制者,心也?!?高誘 注:“三官,三關(guān),謂食、視、聽也。”
周典
(1). 周 代的典章制度?!秶Z·周語中》:“ 鄭 未失 周 典,王而蔑之,是不明賢也。”
(2).指《尚書·周書》。 晉 陶潛 《勸農(nóng)》詩:“遠若《周典》,八政始食?!?/p>
熊禾名句,上嚴廉訪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