僻陋遠(yuǎn)天聰
出自唐代王維《送綦毋秘(一作校)書棄官還江東》:
明時(shí)久不達(dá)。
棄置與君同。
天命無怨色。
人生有素風(fēng)。
念君拂衣去。
四海將安窮。
秋天萬里凈。
日暮澄江空。
清夜何悠悠。
扣舷明月中。
和光魚鳥際。
澹爾蒹葭叢。
無庸客昭世。
衰鬢日如蓬。
頑疏暗人事。
僻陋遠(yuǎn)天聰。
微物縱可采。
其誰為至公。
余亦從此去。
歸耕為老農(nóng)。
注釋參考
陋遠(yuǎn)
邊遠(yuǎn)?!缎绿茣だ罹?jìng)鳌罚骸耙詭X海陋遠(yuǎn),久不見德,非震威武、示禮義,則無以變風(fēng)?!?/p>
天聰
(1).上天賦予人的聽力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人也者,乘於天明以視,寄於天聰以聽,託於天智以思慮。”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六根懺文》:“愿捨此穢耳,得彼天聰。”
(2).對(duì)天子聽聞的美稱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求通親親表》:“冀陛下儻發(fā)天聰,而垂神聽也?!?唐 白居易 《賀雨》詩:“稽首再三拜,一言獻(xiàn)天聰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十:“名動(dòng)天聰,被旨祝髮?!?/p>
王維名句,送綦毋秘(一作校)書棄官還江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