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傅烈《浮碇岡》:
洪水未必能流山,別島安得居人間。
扶桑夜半光吐焰,銅龍白晝飛塵寰。
初聞其事驚且異,傳言豈或流千蠻。
試將圖牒為考訂,山中記載皆班班。
扶藜喜作山中行,勝處不復愁天慳。
樓臺自是人隔絕,峰岫直與天回環(huán)。
憑虛搜冥一眺望,日觀朱明兩山向。
乃知云浮山更浮,二山總在三山上。
從來凡眼不見識,怪怪奇奇千萬狀。
我疑靈竇皆國寶,不待山人留心匠。
丹崖佛跡直末耳,天鞏名山世基仗。
干戈昔為聞馬嵬,有壇百尺那能開。
坐中一笑失道士,國勢隨滅如煙埃。
清廟祀典歲歲舉,慶基福地源源來。
愿將此山比南山,歌詩直紀山之隈。
注釋參考
丹崖
綺麗的巖壁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丹崖嶮巇,青壁萬尋。” 唐 李白 《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》詩:“丹崖夾石柱,菡萏金芙蓉。” 明 劉基 《徐資深華山圖》詩:“ 華 岳插天七千丈,丹崖翠壁開仙掌?!?/p>
佛跡
見“ 佛跡 ”。
亦作“ 佛跡 ”。1.相傳 釋迦牟尼 將入寂滅之時留在石上的足跡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一》:“此塔前有佛跡,起精舍,北戶向塔?!薄镀兴_本生鬘論》卷四:“設不想念,或覩佛跡及行像者,隨分供養(yǎng)生隨喜心,所獲福報不可窮盡?!眳㈤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上》。
(2).借指佛法。 南朝 齊 張融 《門論》:“汝可專遵於佛跡,而無侮於道本?!?/p>
名山
1.著名的大山。古多指五岳。 2.指可以傳之不朽的藏書之所。 3.借指著書立說。傅烈名句,浮碇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