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過張王行廟》:
烈士生不遇,棲棲為旅人;英魂死不沒,凜凜為明神。
明神受帝命,廟食福我民,牲酒可足言,壓抑姑少伸。
火旱千里赤,與人下雷雨,降水不反壑,談笑出平土。
善人錫之福,奸偽亦擊汝。
豈若世上人,吞聲氣如縷。
注釋參考
善人
善人 (shànrén) 指普通百姓 common people 有道德的人;對人關(guān)懷、肯行善的人 charitable person 原來天理昭然,佑護(hù)善人義士。——《水滸》奸偽
亦作“姧偽”。亦作“奸偽”。亦作“姧為”。 1.詭詐虛假?!豆茏印ぞ忌稀罚骸笆枪手鳟嬛嗍刂?;相畫之,官守之;官畫之,民役之。則又有符節(jié)、印璽、典法、筴籍以相揆也。此明公道而滅姦偽之術(shù)也。”《韓非子·六反》:“姦偽無益之民六,而世譽(yù)之如彼;耕戰(zhàn)有益之民六,而世毀之如此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錯弊》:“禁御之法立而姧偽息,姧偽息ze{1~1}民不期於妄得而各務(wù)其職,不反本何為?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答佞》:“考鄉(xiāng)里之跡,證朝廷之行,察共親之節(jié),明事君之操,外內(nèi)不相稱,名實(shí)不相副,際會發(fā)見,姧為覺露也。”姧為,一本作“奸偽”。《水滸傳》第二四回:“且説那婦人做出許多姦偽張致,那 武大 武松 弟兄兩個吃了幾杯, 武松 拜辭哥哥?!?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史九》:“今百姓十九在官,十一在家,身無完衣,腹無飽食,貧困日甚,奸偽日滋。”
(2).指詭詐虛假的人或事。 漢 賈誼 《過秦論》中:“然后姦偽竝起,而上下相遁;蒙罪者眾,刑戮相望於道,而天下苦之?!眾?,一本作“ 姧 ”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姦偽榮顯,則英杰潛逝?!薄逗鬂h書·皇甫規(guī)傳》:“后遭姦偽,威分近習(xí),畜貨聚馬,戲謔是聞?!?清 唐甄 《潛書·達(dá)政》:“除qiang{1-1}暴奸偽,不為民害,為中善政一?!?
陸游名句,過張王行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