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張翥《漁家傲》
紅白芙渠千萬(wàn)朵。水仙恰試新梳裹。縞袂霞衣?tīng)?zhēng)婀娜。香霞?jí)?。凌波忽載行云過(guò)。正好玩芳停畫(huà)舸。尊前自唱無(wú)人和。惟有沙鷗三兩個(gè)。飛近我。夜涼同向花間臥。
注釋參考
水仙
見(jiàn)“ 水仙 ”。
亦作“ 水僊 ”。1.傳說(shuō)中的水中神仙。 唐 司馬承順 《天隱子·神解八》:“在人謂之人仙,在天曰天仙,在地曰地仙,在水曰水仙,能變通之曰神仙?!?宋 王安石 《小姑》詩(shī):“初學(xué)水仙騎赤鯉,竟尋山鬼從文貍?!?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八:“ 馮夷 , 華陰 , 潼鄉(xiāng) 隄伯 人也。服八石,得水仙,是為 河伯 ?!卑矗?漢 袁康 《越絕書(shū)·德序外傳記》稱 伍子胥 為水仙;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洞庭山》稱 屈原 為水仙。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; 屈原 自投 汨羅江 以死,故后人傳說(shuō)為水仙。
(2).謂水葬者。 北齊 劉晝 《新論·風(fēng)俗》:“胡之北有 射姑 之國(guó),其親死,則棄尸於江中,謂之‘水仙’?!?/p>
(3).稱遍游江湖樂(lè)而忘返之人。 唐 袁郊 《甘澤謠·陶峴》:“﹝ 陶峴 ﹞富有田業(yè),擇家人不欺而了事者,悉付之,身則汎艚江湖,遍游煙水,往往數(shù)歲不歸…… 吳 越 之士,號(hào)為水仙?!?/p>
(4).琴曲名?!端刹佟返暮?jiǎn)稱。 宋 陳亮 《訴衷情》詞:“數(shù)聲《漁父》,一曲《水仙》,歌斷還愁?!?明 夏完淳 《夜宿山館》詩(shī):“《水仙》未成調(diào),《廣陵》已絶散?!?康有為 《出都留別諸公》詩(shī):“一曲蒼茫奏《水仙》,靈飛鬼嘯一千年?!?/p>
(5)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地下鱗莖作卵圓形,葉子條形,傘形花序,花白色,中心黃色,有香味。供觀賞,鱗莖和花可入藥。亦指此種植物的花。 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四:“ 楊誠(chéng)齋 云:世以水仙為金琖銀臺(tái)。蓋單葉者,其中真有一酒琖,深黃而金色?!?清 黃宗羲 《小園記》:“買(mǎi)瓦盆百餘,以植草花:水僊、艾人、芳洲、洛陽(yáng)、茉莉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閑情記趣》:“種水仙無(wú) 靈璧 石,余嘗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。” 冰心 《住事·別后》:“﹝一個(gè)女子﹞正低頭畫(huà)那鋼琴上擺著的一盆水仙。”參閱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水仙》。
試新
(1).猶嘗試。 唐 孟浩然 《九日》詩(shī):“落帽恣歡飲,授衣同試新?!薄段饔斡洝返谒牧兀骸翱愁^那里好試新?頭乃六陽(yáng)之首,砍下即便死矣?!?/p>
(2).吃應(yīng)時(shí)的新鮮食品。《醒世恒言·灌園叟晚逢仙女》:“每熟時(shí)就先望空祭了花神,然后敢嘗。又遍送左近隣家試新,餘下的方鬻?!?/p>
(3).茶名。 宋 姚寬 《西溪叢語(yǔ)》卷上:“茶有十綱,第一第二綱太嫩,第三綱最妙,自六綱至十綱,小團(tuán)至大團(tuán)而止,第一名曰試新?!?明 許次紓 《茶疏·今古制法》:“若漕司所進(jìn)第一綱,名 北苑 試新者,乃雀舌冰芽所造,一夸之直,至四十萬(wàn)錢(qián),僅供數(shù)盂之啜,何其貴也?!?/p>
梳裹
(1).梳妝打扮。 宋 柳永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暖酥消,膩云嚲,終日厭厭倦梳裹?!?元 無(wú)名氏 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則為這鏡兒昏,我可也難梳裹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八九回:“這里姨媽招呼著和少奶奶重新梳裹已畢?!?/p>
(2).指男子梳發(fā)并裹巾幘。 宋 米芾 《畫(huà)史》:“客至,即言‘容梳裹’。乃去皮冠,梳髮角加后以入幞頭巾子中,篦約髮?zhuān)顺?。?/p>
張翥名句,漁家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