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學箕《滿江紅(避暑)》:
午轉槐陰,正炎暑、侵肌似醉。
問何處、披襟散發(fā),解衣?lián)P袂。
傍沼茅亭楊柳綠,倚崖草閣梧桐翠。
喚玉人、纖手掬清泉,生涼意。
開枕簟,浮瓜芰。
瓊液淺,歌喉細。
對文禽雪鷺,助成幽致。
十頃碧蓮瀟灑國,萬竿修竹清涼世。
算此時、情緒有誰同,吾儂自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披襟散發(fā)
敞開衣襟,蓬松著頭發(fā)。形容不修邊幅的的悠閑神態(tài)。解衣
(1).脫衣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六》:“太子乃解衣免服,逃太史之家為溉園。” 唐 杜淹 《<文中子>序》:“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,蓋受《書》於 東海 李育 ……考《易》於族父 仲華 ,不解衣者六歲,其精志如此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一回:“ 寳玉 見他不應,便伸手替他解衣,剛解開鈕子,被 襲人 將手推開,又自扣了。”
(2).見“ 解衣推食 ”。
揚袂
舉袖?!段倪x·宋玉<高唐賦>》:“揚袂鄣日,而望所思?!?李善 注:“揚袂,舉袖也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序》:“揚袂風山,舉袖陰澤?!?宋 王禹偁 《五哀詩·故殿中侍御史滎陽鄭公》:“揚袂入澤宮,鵠心一箭中?!?/p>
劉學箕名句,滿江紅(避暑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