椒石臥中江,與江作陂障
出自宋代陳造《回風(fēng)磯》:
大江悠悠去,淥靜初演漾。
山石齟齬之,湍險(xiǎn)乃萬狀。
君看回風(fēng)磯,卻看回風(fēng)磯,卻略不可上。
椒石臥中江,與江作陂障。
鏜沓匯石下,漰澎劇奔放。
北磯屹對峙,其中過舟舫。
水流作高下,咫尺便尋丈。
我生返壑余,坐想潢流漲。
頹波次滟澦,如馬亦如象。
攖觸寧完舟,奇禍此無妄。
入峽與上瀧,艱惡偕叵量。
下澤遵夷涂,回首一怊悵。
注釋參考
中江
(1).江流的中央;江中?!度龂尽侵尽ぶ荑鳌贰绊曋?,煙炎張?zhí)臁?裴松之 注引《江表傳》:“時(shí)東南風(fēng)急,因以十艦最著前,中江舉帆?!薄侗饼R書·王琳傳》:“ 太清 二年, 侯景 渡江,遣 琳 獻(xiàn)米萬石,未至,都城陷,乃中江沉米,輕舸還 荊州 。” 元 范梈 《送吳真人持詔寧親》詩:“明月落中江,倒景射斗牛?!?/p>
(2).水名。古三江之一?!稌び碡暋罚骸皷|為 中江 ,入于海?!?/p>
(3). 漢 以后有多種解釋?!稘h書·地理志》指今 安徽 蕪湖 東經(jīng) 江蘇 、 高淳 、 東壩 、 溧陽 至 宜興 通 太湖 一水;《初學(xué)記》引 鄭玄 說,指 岷江 會(huì)合 北江 、 南江 后的一段; 盛弘之 《荊州記》指 長江 經(jīng)流自今 湖北 江陵 以下至 江西 九江 一段。今 四川 沱江 , 六朝 以來亦有 中江 之稱。
陂障
亦作“ 陂鄣 ”。1.堤岸?!秶Z·周語中》:“澤不陂障,川無舟梁。”
(2).阻遏,防護(hù)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決汩九川,陂鄣九澤?!?韋昭 注:“鄣,防也。” 宋 蘇轍 《論黃河?xùn)|流札子》:“惟是民力凋弊,堤防未完,北流汗漫,失於陂障。”
陳造名句,回風(fēng)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