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元稹《賽神》
楚俗不事事,巫風(fēng)事妖神。事妖結(jié)妖社,不問疏與親。
年年十月暮,珠稻欲垂新。家家不斂獲,賽妖無富貧。
殺牛貰官酒,椎鼓集頑民。喧闐里閭隘,兇酗日夜頻。
歲暮雪霜至,稻珠隨隴湮。吏來官稅迫,求質(zhì)倍稱緡。
貧者日消鑠,富亦無倉囷。不謂事神苦,自言誠不真。
岳陽賢刺史,念此為俗屯。未可一朝去,俾之為等倫。
粗許存習(xí)俗,不得呼黨人。但許一日澤,不得月與旬。
吾聞國僑理,三年名乃振。巫風(fēng)燎原久,未必憐徙薪。
我來歌此事,非獨(dú)歌政仁。此事四鄰有,亦欲聞四鄰。
注釋參考
官稅
官府所征收的租稅。 唐 韓愈 《論變鹽法事宜狀》:“百姓貧虛,或先取粟麥價,及至收穫,悉以還債,又充官稅,顆粒不殘?!?清 馬建忠 《適可齋記言·富民說》:“而 朝鮮 咸鏡道 等處,淘金者計(jì)七萬餘人,除納官稅外,每歲出口之金,尚值銀二三百萬兩?!?高玉寶 《高玉寶》第十二章:“我十二歲那年,媽和弟弟餓死了,爹叫官稅和財(cái)主們的閻王債逼得沒法過了,就帶著我出外逃活命?!?/p>
倍稱
加倍償還,借一還二?!稘h書·食貨志上》:“當(dāng)具有者半賈而賣,亡者取倍稱之息?!?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取一償二為倍稱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多方相濟(jì),委曲相通,倍稱之息,由此而得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王大》:“昔日富豪以倍稱之息,折奪良家子女,人無敢言者?!?/p>
元稹名句,賽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