宴坐團蒲穩(wěn),何緣有此行
出自宋代王炎《送僧惠日歸蟠龍山》:
宴坐團蒲穩(wěn),何緣有此行。
理元無作止,事亦要經(jīng)營。
鶴錫尋歸路,龍宮出化城。
更于文字外,會取法無生。
注釋參考
宴坐
宴坐 (yànzuò) 靜坐,安坐 sit at ease 龍湫宴坐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團蒲
即pu{1-1}團。用蒲草編織成的圓墊,多為僧人坐禪及跪拜時所用。后也作坐具。 宋 范成大 《寄題毛君先生蓮華庵》詩:“我衰無力供樵蘇,尚能相伴煖團蒲?!?宋 辛棄疾 《漢宮春·即事》詞:“行李溪頭,有釣車茶具,曲幾團蒲?!?/p>
何緣
怎么;為什么?!稌x書·桓沖傳》:“ 沖 性儉素,而謙虛愛士。嘗浴后,其妻送以新衣, 沖 大怒,促令持去。其妻復送之,而謂曰:‘衣不經(jīng)新,何緣得故!’ 沖 笑而服之。” 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不然,則 山 東之盜, 二世 何緣不覺? 南詔 之敗, 明皇 何緣不知?” 章炳麟 《文學總略》:“必以儷辭為文,何緣《十翼》不能一致,豈波瀾既盡,有所謝短乎?”
王炎名句,送僧惠日歸蟠龍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