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連六詔夐深阻,城挾三江交淼茫
出自宋代程公許《步自南定樓至海觀》:
南定樓西徑女墻,等間杰觀借相羊。
山連六詔夐深阻,城挾三江交淼茫。
薄晚注船人意急,清秋倚檻客懷荒。
乾坤殺敢凄涼甚,浮海吾寧逐磬襄。
注釋參考
六詔
唐 代位于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南的 烏蠻 六個(gè)部落的總稱,即 蒙雋詔 、 越析詔 、 浪穹詔 、 邆睒詔 、 施浪詔 、 蒙舍詔 ?!霸t”義為王或首領(lǐng)。其帥有六,因號(hào)“六詔”。 唐 開元 二十六年后, 蒙舍詔 并吞其他五部,因其在五部南(今 巍山縣 南境),史稱 南詔 。其地在今 云南 及 四川 西部。 唐 元稹 《蠻子朝》詩(shī):“西南 六詔 有遺種,僻在荒陬路尋壅?!焙笥靡苑Q 云南 。 宋 陸游 《晚登橫溪閣》詩(shī):“瘴霧不開連 六詔 ,俚歌相答帶 三巴 ?!?清 陸元輔 《送文介石學(xué)博歸滇南》詩(shī):“ 三江 日月孤臣老, 六詔 風(fēng)煙萬(wàn)里歸?!?呂志尹 《過黔楚界喜晴》詩(shī):“ 六詔 鄉(xiāng)關(guān)常恨別, 三湘 春水無(wú)情流?!眳㈤啞杜f唐書·南蠻西南夷傳》、《新唐書·南蠻傳上》。
深阻
(1).謂路途偏遠(yuǎn)險(xiǎn)阻。 唐 呂溫 《代李侍郎論伐劍南更發(fā)兵表》:“若更務(wù)濟(jì)師,屢聞動(dòng)眾,山嶮深阻,暑濕為沴,北人南役,誰(shuí)不憚行?” 唐 元稹 《青州道渤海授金吾將軍等放還蕃制》:“冒越深阻,和會(huì)于庭。” 宋 葉適 《宋故中散大夫張公行狀》:“其樹林巖石,幽茂深阻,恍惚隔塵世。”
(2).指性情深沉而不外露。 晉 干寶 《晉紀(jì)總論》:“﹝ 宣帝 ﹞性深阻有如城府,而能寬綽以容納?!?清 梅曾亮 《晁錯(cuò)論》:“彼知非雄猜深阻之人,不能行吾術(shù)而不怍其能?!?/p>
三江
(1).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。《書·禹貢》:“三江既入, 震澤 底定?!薄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其川三江。” 漢 以后有多種解釋?!秶?guó)語(yǔ)·越語(yǔ)上》 韋昭 注以 吳江 、 錢塘江 、 浦陽(yáng)江 為三江?!端?jīng)注·沔水》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、 松江 、 浙江 為三江?!稌び碡暋?陸德明 釋文引《吳地記》以 松江 、 婁江 、 東江 為三江?!稘h書·地理志上》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、 中江 、 南江 為三江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入彭蠡湖口》詩(shī):“三江事多往,九派理空存?!?唐 杜甫 《有懷臺(tái)州鄭十八司戶》詩(shī):“ 天臺(tái) 隔三江,風(fēng)浪無(wú)晨暮?!?元 方回 《聽航船歌》詩(shī)之六:“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,三江八堰水通流?!?清 龔自珍 《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(nóng)作祀議一篇質(zhì)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(yǔ)以諧之》:“《尚書》有今文,隻義餽貧送,四辨餽《堯典》,三江餽《禹貢》?!?/p>
(2). 蜀 有三江,即 岷江 、 涪江 、 沱江 。 明 楊慎 《嘉州劉介川進(jìn)士母壽詩(shī)》:“三江化作長(zhǎng)春酒,戯綵恒斟 愛日亭 。”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升庵集》:“ 蜀 之三江:外水 岷江 ,中水 涪江 ,內(nèi)水 沱江 也?!?/p>
(3).指 廣東 境內(nèi)的 西江 、 北江 、 東江 。 清 黃遵憲 《羊城感賦》之二:“手挽三江盡北流,寇氛難洗 越 人羞。”
(4).指 鴨綠江 、 松花江 、 黑龍江 。 清 阮葵生 《茶馀客話》卷十三:“ 鴨緑江 、 松花江 、 黑龍江 ,稱三江,其源在 長(zhǎng)白山 頂?!?/p>
淼茫
淼茫 (miǎománg) 水廣遠(yuǎn)的樣子 dim expanse of water stretches as far as the eye can see程公許名句,步自南定樓至海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紅橙黃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