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歌揚(yáng)政要,六舞散朝衣
出自唐代李隆基《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》:
今年通閏月,入夏展春輝。
樓下風(fēng)光晚,城隅宴賞歸。
九歌揚(yáng)政要,六舞散朝衣。
天喜時相合,人和事不違。
禮中推意厚,樂處感心微。
別賞陽臺樂,前旬暮雨飛。
注釋參考
九歌
(1).古代樂曲。相傳為 禹 時樂歌?!蹲髠鳌の墓吣辍罚骸熬殴χ?,皆可歌也,謂之《九歌》?!薄冻o·離騷》:“奏《九歌》而舞《韶》兮,聊假日以媮樂。” 王逸 注:“《九歌》,九德之歌, 禹 樂也。”一說天帝樂名?!渡胶=?jīng)·大荒西經(jīng)》:“ 開 (即 啟 )上三嬪于天,得《九辯》與《九歌》以下。” 郭璞 注:“皆天帝樂名也, 開 登天而竊以下用也?!?/p>
(2).泛指各種樂章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千童羅舞成八溢,合好効歡虞 泰一 。九歌畢奏斐然殊,鳴琴竽瑟會軒朱?!?唐 張說 《唐封泰山樂章·豫和三》:“九歌敘,萬舞翔?!?/p>
政要
政要 (zhèngyào) 施政要領(lǐng) platform 披露失得,指陳政要?!逗鬂h書》 政府要人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government 至目前為止,決定出席會議政要為數(shù)不多六舞
(1).六種樂舞。謂 黃帝 之《云門》、 堯 之《咸池》、 舜 之《大韶》、 禹 之《大夏》、 湯 之《大濩》、 武王 之《大武》?!稘h書·郊祀志下》:“以六律、六鐘、五聲、八音、六舞大合樂?!?顏師古 注:“六舞,《云門》、《咸池》、《大韶》、《大夏》、《大護(hù)》、《大武》也?!?/p>
(2).六種樂舞。謂帗舞、羽舞、皇舞、旄舞、干舞、人舞?!吨芏Y·春官·樂師》:“凡舞有帗舞,有羽舞,有皇舞,有旄舞,有干舞,有人舞?!?鄭玄 注引 鄭司農(nóng) 云:“帗舞者,全羽;羽舞者,析羽;皇舞者,以羽冒覆頭上,衣飾翡翠之羽;旄舞者,氂牛之尾;干舞者,兵舞;人舞者,手舞?!薄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國子者,卿大夫之子弟也,皆學(xué)歌九德,誦六詩,習(xí)六舞、五聲、八音之和。故 帝舜 命 夔 曰:‘女典樂,教胄子?!?唐玄宗 《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》:“九歌揚(yáng)政要,六舞散朝衣?!?宋 葉適 《送周子靜》詩:“一 夔 開跡后,六舞待時行?!?/p>
朝衣
(1).君臣上朝時穿的禮服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立於惡人之朝,與惡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?!薄逗鬂h書·劉寬傳》:“使侍婢奉肉羹,飜污朝衣?!?唐 崔峒 《初拜命后酬丘二十二見贈》詩:“江海久垂綸,朝衣忽掛身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朝服龍團(tuán)》:“定制,惟皇上御服朝衣,於腰闌下前后繡龍團(tuán)各四,諸王以下皆用素緞數(shù)則,以為辨別?!?/p>
(2).借指朝廷官員。 唐玄宗 《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》:“九歌揚(yáng)政要,六舞散朝衣。” 宋 葉適 《中奉大夫尚書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銘》:“當(dāng) 慶元 、 嘉泰 間,朝衣負(fù)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潔,青蠅蒙樊棘之誚而與鴻鵠偕逝?!?/p>
李隆基名句,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賦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