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嫌俗客知蹤跡,擬向中方斷石層。
出自唐朝吳融《閿鄉(xiāng)寓居十首·山僧》
石臼山頭有一僧,朝無香積夜無燈。
近嫌俗客知蹤跡,擬向中方斷石層。
注釋參考
俗客
(1).指不高雅的客人。 唐 韓愈 《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·竹洞》:“洞門無鎖鑰,俗客不曾來。” 宋 梅堯臣 《舟中夜與家人飲》詩:“且獨與婦飲,頗勝俗客對?!?清 查慎行 《雨夜過徐淮江》詩之一:“五經(jīng)自課佳兒讀,半刺曾嫌俗客通。”
(2).指塵世間人,與神仙或出家、隱逸之人相對。 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衛(wèi)公靖》:“ 靖 俗客,非乘云者,奈何能行雨?”《三國演義》第三八回:“ 孔明 吟罷,翻身問童子曰:‘有俗客來否?’童子曰:‘ 劉皇叔 在此,立候多時。’”
蹤跡
蹤跡 (zōngjì)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trace;track;footprint;vestige 不留蹤跡 詭蹤跡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向中
謂近午。比喻鼎盛時期。 明 李贄 《與周友山》書之二:“在今日實為極盛之時,向中之日,而二三叛卒為梗,廟堂專閫竟無石畫,是則深可愧者?!眳⒁姟?向午 ”。
斷石
(1).陡峭的巖石。 唐 杜甫 《移居夔州作》詩:“農(nóng)事聞人説,山光見鳥情。 禹 功饒斷石,且就土微平?!?唐 杜甫 《白帝城最高樓》詩:“扶桑西枝封斷石, 弱水 東影隨長流。”
(2).斷裂之石刻。 宋 黃庭堅 《跋翟公巽所藏石刻》:“《樂毅論》舊石刻軼其半者,字瘦勁無俗氣,后有人復(fù)刻此斷石文,摹傳失真多矣?!?元 張翥 《辱井石欄》詩:“好事能收斷石存,摩挲堪惜古云根?!?/p>
吳融名句,閿鄉(xiāng)寓居十首·山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吾聞古有道,純樸去故智作者:陳傅良作品:南岳圣業(yè)寺禹柏
- 石梁跨蠔山,永與方壺久
- 豐兇歲所有,農(nóng)事更深論作者:陸游作品:與兒子至東村遇父老共語因作小詩
- 我非王仲宣,去矣徒發(fā)蒙作者:高適作品:觀李九少府翥樹宓子賤神祠碑
- 徇節(jié)今如此,離情空復(fù)然。作者:張九齡作品:奉和圣制送李尚書入蜀
- 高陽舊友,要聽一聲金縷作者:王惲作品:感皇恩 贈元舜舉。嘗為宋文屯田官,以善歌
- 誰知曝背茆檐下,欲獻要是山林真作者:敖陶孫作品:次韻馮孔武雪中簡聞人簿乞炭
- 絕澗斷橋幽獨處,護持應(yīng)有主林神
- 竹徑桃源本出塵,松軒茅棟別驚新作者:崔湜作品: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(yīng)制
- 桂宮留影光難取,嫣薰蘭破輕輕語。
- 2飆車對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