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寓軒《沁園春》:
運在東南,千古金陵,帝王舊州。
看地雄江左,蟠龍踞虎,事專閫外,緩帶輕裘。
惟斷乃成,非賢罔任,真是富韓文范儔。
難兄弟,久齊名天壤,誰劣誰優(yōu)。
冕旒。
似欲兼收。
命四輩傳宣難借留。
記適遵昆季,迭行沙路,育充伯仲,并在金甌。
或后或先,相推相遜,等是延陵德澤流。
稱觴了,便促裝西上,同奉宸游。
注釋參考
四輩
(1).主持四時助祭的諸侯之長?!豆騻鳌せ腹辍贰爸T侯時朝乎天子” 漢 何休 注:“王者亦貴得天下之歡心,以事其先王,因助祭以述其職,故分四方諸侯為五部,部有四輩,輩主一時?!?/p>
(2).眾人,四方之人。 南朝 齊 王琰 《冥祥記·僧竺曇蓋》:“ 漢 沙門 竺曇蓋 , 秦郡 人也。真確有苦行,持鉢振錫,取給四輩?!?唐 劉禹錫 《袁州萍鄉(xiāng)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》:“十方四輩,瞻禮於斯。” 元 范梈 《奉寄翰林鄧侍講》詩:“閉門讀書古都市,四輩冠蓋方隆隆?!?/p>
(3).佛教語。指佛、菩薩、圓覺、聲聞?!顿Y治通鑒·宋孝武帝大明六年》:“夫佛以謙卑自牧,忠虔為道,寧有屈膝四輩而簡禮二親,稽顙耆臘而直體萬乘者哉!” 胡三省 注:“釋氏有所謂戒外四圣:佛,一也;菩薩,二也;圓覺,三也;聲聞,四也。亦謂之四輩?!?/p>
(4).佛教語。指比丘、比丘尼、優(yōu)婆塞、優(yōu)婆夷。即僧、尼及在家奉佛的男、女。《百喻經·三重樓喻》:“譬如世尊四輩弟子,不能精勤修敬三寶,懶惰懈怠。”
傳宣
(1).傳達宣布?!逗鬂h書·公孫瓚傳》:“令婦人習為大言聲,使聞數百步,以傳宣教令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天禧三年》:“使臣傳宣取物,承前止是口傳詔令,別無憑由,致因緣盜取錢物?!?/p>
(2).指宣傳。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辛部第三章:“再增乎此,則地太遠,人太多,傳宣之腦筋漸不敏捷,則合眾難?!?/p>
(3).傳令宣召。 宋 范鎮(zhèn) 《東齋記事》卷一:“正月十四日,上御樓,遣中使傳宣從官”?!缎瓦z事》后集:“ 粘罕 使人白帝曰:‘此北國皇后弟也,傳宣至此,催促陛下議諭事?!薄度齻b五義》第十七回:“有勞夫人,傳宣官差完了。”
(4).猶傳揚。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褒封》:“億兆騰歡,四海傳宣。” 郭沫若 《集外·不滅的光輝》:“ 魯迅 精神是早在被人傳宣著的,但這精神的真諦,不就是‘不妥協’的三個字嗎?”
(5).傳達號令的官吏。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天禧三年》:“今請下入內侍省置傳宣合同司,專差內臣一員主之?!薄墩f岳全傳》第五七回:“ 宋 營軍士拾得箭書,忙與傳宣説知?!?/p>
借留
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績卓著、深得民心的官吏。 唐 白居易 《喬弁可巴州刺史制》:“ 巴州 刺史 喬弁 前假竹符,俾臨 巴郡 。一心為理,三年有成;州人借留,廉使置奏?!薄端问贰ず纬芯貍鳌罚骸癌z 咸平 ﹞三年,召還,拜引進使。州民百餘詣闕貢馬,乞借留 承矩 ?!?明 陸容 《菽園雜記》卷一:“﹝ 陳鎰 ﹞嘗以議事還朝、民訛傳得代,遮道借留者數千人。”參見“ 借寇 ”。
曾寓軒名句,沁園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