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范仲淹《四民詩其四·商》
嘗聞商者云,轉(zhuǎn)貨賴斯民。
遠(yuǎn)近日中合,有無天下均。
上以利吾國,下以藩吾身。
周官有常籍,豈云逐末人。
天意亦何事,狼虎生貪秦。
經(jīng)界變阡陌,吾商苦悲辛。
四民無常籍,茫茫偽與真。
游者竊吾利,墮者亂吾倫。
淳源一以蕩,頹波浩無津。
可堪貴與富,侈態(tài)日日新。
萬里奉綺羅,九陌資埃塵。
窮山無遺實,竭海無遺珍。
鬼神為之勞,天地為之貧。
此弊已千載,千載猶因循。
桑柘不成林,荊棘有馀者。
吾商則何罪,君子恥為鄰。
上有堯舜主,下有周召臣。
琴瑟愿更張,使我歌良辰。
何日用此言,皇天豈不仁。
注釋參考
淳源
淳樸風(fēng)俗的源流?!段倪x·王屮<頭陀寺碑文>》:“淳源上派,澆風(fēng)下黷。” 呂延濟(jì) 注:“淳和之源,自上流派,而澆薄之風(fēng),垢濁於下?!?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淳源汩以長分,美惡作以異途?!?宋 蘇舜欽 《太行道》詩:“淳源一破山岳碎,巧心遂去緣嶮巇?!?/p>
頹波
(1).向下流的水勢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》:“泉涌山頂,望之交橫,似若瀑布,頽波激石,散若雨灑,勢同厭源風(fēng)雨之池?!?明 徐階 《送司封仲芎楊子赴留都》詩:“頽波無停留,靈耀亦西馳。” 清 王士禛 《分甘馀話》卷下:“余不識 許中丞 ,即此一事,真頽波中砥柱也?!?/p>
(2).比喻衰頹的世風(fēng)或事物衰落的趨勢。 唐 李白 《上留田》詩:“高風(fēng)緬邈,頽波激清。” 宋 陳亮 《<高士傳>序》:“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,可以為高矣。” 高旭 《自題<未濟(jì)廬詩集>》詩:“豈真詞筆挽頽波?俠骨行看漸折磨?!?/p>
無津
(1).沒有渡口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當(dāng)墻欲高行》:“君門以九重,道遠(yuǎn)河無津?!?/p>
(2).喻無進(jìn)身之路。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及 逵 去, 侃 追送百餘里。 逵 曰:‘卿欲仕郡乎?’ 侃 曰:‘欲之,困於無津耳?!?/p>
范仲淹名句,四民詩其四·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