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肅《再次韻》:
我聞張微子,仰天能服霧。
又聞填海神,揮鞭石欲騖。
二子呼不來,登山自糾屨。
雷鼓速云陣,忽忽千巖布。
誰云九萬隔高穹,玉女笑眼逼人紅。
銀浦遂傾瓜蔓水,雪浪欲浮天梁宮。
孤孫得糟時哺翁,汎汎浮家煙浪中。
競呼力士來西域,臨江吹縮十丈龍。
那知夏雨逢甲子,身如豬鴨不須鄙。
赤松作此豈無謀,門生主兵渠主水。
長江正欲截苻堅,夜亡智伯水如天。
此功朝成暮可霽,便當對月飲青田。
一雨從今十日約,要賡豐年入弦索。
憑君喚取阿戎俱,笑上天門同軟腳。
注釋參考
海神
傳說的海中之神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:“ 始皇 夢與海神戰(zhàn),如人狀?!?唐 劉禹錫 《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拜岳及天臺投龍畢卻赴京師》:“白鶴迎來天樂動,金龍擲下海神驚?!?/p>
鞭石
(1).《藝文類聚》卷七九引 晉 伏琛 《三齊略記》:“ 始皇 作石橋,欲過海觀日出處。于時有神人,能驅石下海, 城陽 一山石,盡起立。嶷嶷東傾,狀似相隨而去。云石去不速,神人輒鞭之,盡流血,石莫不悉赤,至今猶爾。”后遂以“鞭石”為神助的典故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東門則鞭石成橋,南極則鑄銅為柱。” 宋 蘇軾 《兩橋詩·西新橋》:“岌岌類鞭石,山川非 會稽 ?!?元 陳樵 《蔗庵賦》:“ 秦 人鞭石而望洋, 謝娥 入海而增喟?!?明 王世貞 《太和即事》詩之一:“路疑鞭石就,室似鑿空懸?!?/p>
(2).相傳 難留城 (今 湖北 宜昌 )山上有一石洞,洞中有兩塊大石,俗名陰陽石。陰石常濕,陽石常燥。每遇水旱不調,百姓便進洞祈福。天旱則鞭打陰石得雨,雨多則鞭打陽石天晴。事見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夷水》。后作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。 北周 庾信 《和樂儀同苦熱》:“鞭石未成雨,鳴鳶不起風?!?唐 杜甫 《雷》詩之二:“暴尪或前聞,鞭石非稽古?!?/p>
鄧肅名句,再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