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只木蘭船,波平遠(yuǎn)浸天
出自唐代孫光憲《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》:
月華如水籠香砌,金镮碎撼門初閉。
寒影墮高檐,鉤垂一面簾。
碧煙輕裊裊,紅戰(zhàn)燈花笑。
即此是高唐,掩屏秋夢(mèng)長。
花冠頻鼓墻頭翼,東方澹白連窗色。
門外早鶯聲,背樓殘?jiān)旅鳌?br>薄寒籠醉態(tài),依舊鉛華在。
握手送人歸,半拖金縷衣。
小庭花落無人掃,疏香滿地東風(fēng)老。
春晚信沉沉,天涯何處尋。
曉堂屏六扇,眉共湘山遠(yuǎn)。
爭奈別離心,近來尤不禁。
青巖碧洞經(jīng)朝雨,隔花相喚南溪去。
一只木蘭船,波平遠(yuǎn)浸天。
扣船驚翡翠,嫩玉抬香臂。
紅日欲沈西,煙中遙解觿。
木綿花映叢祠小,越禽聲里春光曉。
銅鼓與蠻歌,南人祈賽多。
客帆風(fēng)正急,茜袖偎檣立。
極浦幾回頭,煙波無限愁。
注釋參考
木蘭船
木蘭舟。 南朝 梁 劉孝威 《采蓮曲》:“金槳木蘭船,戲採 江 南蓮?!?唐 賈島 《和韓吏部泛南溪》:“木蘭船共山人上,月映渡頭零落云?!?清 納蘭性德 《憶江南》詞之四:“山水總歸詩格秀,笙簫恰稱語音圓,誰在木蘭船?!?/p>
平遠(yuǎn)
(1).平夷遠(yuǎn)闊。 宋 范成大 《回黃坦》詩:“平遠(yuǎn)一橫看,浩蕩供醉目?!?明 顧起綸 《國雅品·士品四》:“ 周 即沖寂, 吳 即流暢, 唐 稍平遠(yuǎn),并幽夜之逸光?!?夏丏尊 葉圣陶 《文心》十:“平遠(yuǎn)的原野的盡處,明藍(lán)的天幕一絲不皺地直垂下去?!?/p>
(2).謂性情平和,胸襟遠(yuǎn)大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﹝ 坦之 ﹞祖 東海 太守丞,清淡平遠(yuǎn)?!?/p>
(3).山水畫的一種取景方法,自近山望遠(yuǎn)山,意境綿邈曠遠(yuǎn)。 宋 郭思 纂集《林泉高致》載其父 郭熙 之說:“山有三遠(yuǎn):自山下而仰山顛,謂之‘高遠(yuǎn)’;自山前而窺山后,謂之‘深遠(yuǎn)’;自近山而望遠(yuǎn)山,謂之‘平遠(yuǎn)’?!?/p>
孫光憲名句,菩薩蠻·月華如水籠香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