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和黃龍清老三首》
萬山不隔中秋月,一雁能傳寄遠(yuǎn)書。
深密伽陀枯戰(zhàn)筆,真誠相見問何如。
注釋參考
深密
(1).深沉縝密。謂內(nèi)心掩藏很深?!度龂尽の褐尽ぼ髫鼈鳌罚骸?攸 深密有智防,自從 太祖 征伐,常謀謨帷幄,時人及子弟,莫知其所言。”《北史·齊紀(jì)上·神武帝》:“ 神武 性深密高岸,終日儼然,人不能測,機(jī)權(quán)之際,變化若神?!?老舍 《犧牲》:“他的深密沒能完全勝過他的簡單,可是他必須要深密。”
(2).指關(guān)系深厚密切。《北史·恩幸傳·齊諸宦者》:“倉頭始自家人,情寄深密,及於后主,則是先朝舊人,以勤舊之勞,致此叨竊。”
(3).濃密?!端螘ぱΠ捕紓鳌罚骸八诮约簧蠲埽y為用師,故能久自保藏,屢為民患。” 朱自清 《溫州的蹤跡·綠》:“我又曾見過 杭州 虎跑寺 近旁高峻而深密的‘綠壁’,叢迭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,那又似乎太濃了?!?/p>
(4).指地方、處所很隱蔽。《朱子語類》卷八七:“西北隅為屋漏,西南為奧……此是至深密之地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一:“ 文若虛 搬在一個深密謹(jǐn)慎的臥房里頭去處?!?/p>
(5).深奧隱秘。 許地山 《空山靈雨·愛流汐漲》:“孩子實在不能理會那‘一百日’底深密意思?!?/p>
伽陀
(1).亦作“ 伽他 ”。梵語譯音。偈。佛經(jīng)中的贊頌之詞。伽陀為十二部經(jīng)之一,亦譯句頌、孤起頌、不重頌。參閱《翻譯名義集·十二分教》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言無重頌,句備伽陀?!?吳兆宜 注引《祖珽事苑》:“梵言伽陀,此言諷誦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烏仗那國》:“舊曰偈,梵文略也。或曰偈陀,梵音訛也。今從正音,宜云伽陀。伽陀者, 唐 言頌,頌三十二言?!?唐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二三“伽他”:“此方當(dāng)頌,或云攝言,諸圣人所作,莫問重頌字之多少。四句為頌者,皆名伽他?!?宋 黃庭堅 《題萬松亭》:“二十年前, 涪翁 為篆其榜。今聞增葺,殊勝往時,遠(yuǎn)託 清禪師 易其榜,并作伽陀六言寄刻山間石上?!?元 耶律楚材 《再用韻贈摶霄》詩:“伽陀誦罷爐薰冷,一鉢疏羹當(dāng)曉餐?!?清 龔自珍 《最錄七佛偈》:“三藏十二部,各有體裁,伽陀祇夜皆不單行。此伽陀也,前后無附麗牽連之文,不得單行。”
(2).梵語阿伽陀Agada的譯音略語。良藥;解毒劑。 唐 李華 《潤州鶴林寺故經(jīng)山大師碑銘序》:“勝大敵者,那羅延身;銷大毒者,伽陀妙藥?!?唐 寒山 《詩三百三首》之一九四:“飢餐一粒伽陀藥,心地調(diào)和倚石頭?!?/p>
戰(zhàn)筆
國畫中的曲折顫動的筆法。 唐 張彥遠(yuǎn) 《歷代名畫記·孫尚子》:“﹝ 孫尚子 ﹞善為戰(zhàn)筆之體,甚有氣力,衣服、手足、木葉、川流,莫不戰(zhàn)動。” 宋 米芾 《畫史》:“ 江 南 周文矩 士女,面一如 昉 。衣紋作戰(zhàn)筆,此蓋布文也?!?/p>
真誠
真誠 (zhēnchéng) 真率誠摯 true genuine; sincere 真誠的友誼相見
相見 (xiāngjiàn) 彼此會面 meet 整個代表團(tuán)在終點站與他們相見何如
何如 (hérú) 如何,怎么樣 how about;why not;what do you think 今日之事何如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(jì)》 誠好惡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則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wouldn’t it be better 與其強(qiáng)攻,何如智取蘇軾名句,和黃龍清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