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建《送于丹移家洺州》
憶昔門館前,君當(dāng)童子年。今來見成長,俱過遠(yuǎn)所傳。
詩禮不外學(xué),兄弟相攻研。如彼販海翁,豈種溪中田。
四方尚爾文,獨我敬爾賢。但愛金玉聲,不貴金玉堅。
孤遺一室中,寢食不相捐。飽如腸胃同,疾苦膚體連。
耕者求沃土,漚者求深源。彼邦君子居,一日可徂遷。
念此居處近,各為衣食牽。從今不見面,猶勝異山川。
既乖歡會期,郁郁兩難宣。素琴苦無徽,安得宮商全。
他皆緩別日,我愿促行軒。送人莫長歌,長歌離恨延。
羸馬不知去,過門常盤旋。會當(dāng)為爾鄰,有地容一泉。
注釋參考
詩禮
詩禮 (Shī-Lǐ) 《詩經(jīng)》和《禮經(jīng)》,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Book of Rites 舊時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cultured 詩禮之家外學(xué)
(1).指太學(xué)以外的學(xué)校?!端问贰ふ茏诩o(jì)一》:“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學(xué)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徽宗崇寧元年》:“甲戌,詔天下興學(xué)貢士,建外學(xué)於國南?!?/p>
(2). 東漢 儒生以“六經(jīng)”為外學(xué)。《資治通鑒·漢順帝永和二年》:“ 扶風(fēng) 田弱 薦同郡 法真 博通內(nèi)、外學(xué),隱居不仕,宜加袞職?!?胡三省 注:“ 東都 諸儒以‘七緯’為內(nèi)學(xué),‘六經(jīng)’為外學(xué)?!?/p>
(3).佛教指佛經(jīng)以外的典籍為外學(xué)。 唐 鮑溶 《送僧東游》詩:“風(fēng)流 東晉 后,外學(xué)入僧家。獨唱 郢中 雪,還游天際霞。” 宋 王禹偁 《左街僧錄通惠大師文集序》:“釋子謂佛書為內(nèi)典,調(diào)儒書為外學(xué)?!薄端膸烊珪喢髂夸洝ぜ克摹ぃ剂镣饧舅木怼罚骸?宋 釋 道璨 撰。以別有語録,故名外集。 釋 氏以佛典為內(nèi)學(xué),以儒書為外學(xué)也。”參見“ 內(nèi)學(xué) ”。
兄弟
兄弟 (xiōngdì) brother 哥哥和弟弟 古代對同等宗親的稱呼 古代姐妹亦稱兄弟 古代對姻親之間同輩男子的稱呼 古代對親戚的統(tǒng)稱 指同等國家或王室 泛稱意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兄弟 (xiōng di) brother 專指弟弟 男子自稱攻研
切磋探討。 唐 王建 《送于丹移家洺州》詩:“《詩》《禮》不外學(xué),兄弟相攻研?!?/p>
王建名句,送于丹移家洺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