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田若不勤耕稼,菽水猶虧豈是人
出自宋代陳宓《安溪?jiǎng)褶r(nóng)詩勸孝養(yǎng)》:
父母辛勤養(yǎng)汝身,直須五鼎奉雙親。
有田若不勤耕稼,菽水猶虧豈是人。
注釋參考
不勤
(1).不勤勞,不勞苦?!墩撜Z·微子》:“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,孰為夫子。”《管子·大匡》:“有土之君不勤于兵,不忌于辱,不輔其過,則社稷安?!薄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耙缘陆椚?,師徒不勤。”
(2).不盡,不窮竭。《老子》:“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?!?任繼愈 注:“《淮南子·主術(shù)訓(xùn)》:‘力勤財(cái)匱’,勤,即‘盡’。”
耕稼
泛指種莊稼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﹝ 舜 ﹞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,無非取於人者。”《漢書·循吏傳·召信臣》:“其化大行,郡中莫不耕稼力田,百姓歸之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勉學(xué)》:“人生在世,會(huì)當(dāng)有業(yè):農(nóng)民則計(jì)量耕稼,商賈則討論貨賄。” 宋 曾鞏 《請(qǐng)擇將益兵札子》:“古者兵出於農(nóng),故三時(shí)耕稼,一時(shí)閲武?!?/p>
菽水
豆與水。指所食唯豆和水,形容生活清苦。語出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 子路 曰:‘傷哉!貧也!生無以為養(yǎng),死無以為禮也?!?孔子 曰:‘啜菽飲水盡其歡,斯之謂孝?!焙蟪R浴拜乃敝竿磔厡?duì)長(zhǎng)輩的供養(yǎng)。 宋 陸游 《湖堤暮歸》詩:“俗孝家家供菽水,農(nóng)勤處處筑陂塘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高堂稱壽》:“入則孝,出則弟,怎離白髮之雙親?到不如盡菽水之歡,甘齏鹽之分?!?郁達(dá)夫 《再游高莊偶感續(xù)成》詩:“只愁母老羣兒幼,菽水蒲編供不周?!?/p>
是人
猶人人,任何人。 唐 姚合 《贈(zèng)張籍太?!吩姡骸肮棚L(fēng)無手?jǐn)?,新語是人知?!?宋 周邦彥 《梅雪》詞:“迴文近傳錦字,道為君瘦損,是人都説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狗馬為人所習(xí)見,一筆稍乖,是人得以指摘?!?/p>
陳宓名句,安溪?jiǎng)褶r(nóng)詩勸孝養(yǎ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